外圆与内方
(2024-02-16 09:49:54)
标签:
做人涵养外圆内方杂谈 |
汉语成语“外圆内方”,意即表面随和,内心严正,是为人处事之道。任何人,对自己头脑必须保持清醒,有原则有底线,严格要求,对他人则不妨糊涂些,宽容些,圆融些。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才懂得人生的取舍,才会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才能少走弯路。而对待他人,不必计较太多,宽容厚道,才能广交朋友,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与其拿着放大镜观察,不如带着望远镜去欣赏。面对别人的不完美,不要过分苛责,既能顾及他人体面,也能给自己留几分余地。
汉代学者赵岐,他注《孟子》说:“凡物圆则行,方则止。”圆形容易滚动,方形容易静止。日常语境中,也有“圆通”之说,只有先圆,才有可能通。“圆”是“通”的大前提,“通”是“圆”的良好结果。“圆”可以稳步前行,但内里要有“方”的制约,它自己才可以停下来。但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圆,任何圆,都是不圆满的、有缺陷的。所以,世界上也就没有真正的圆通、圆满,所有的圆,都是相对的,都是有缺陷的,因而世事总是那么复杂而缤纷,人事总是那么艰难而沧桑。所以,有了“圆”,还要有“方”,中国有句俗语叫“无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是为人行事的准则,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否则人生将不可能成功。
做人是“方”与“圆”的平衡: “静”是“方”,“动”是“圆”;“刚”是“方”,“柔”是“圆;“原则”是“方”,“机变”是“圆”;“方”是做人的骨气,“圆”是处事的锦囊。律己要“方”,待人要“圆”; 做事品格要“方”,做人度量要“圆”。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人过分的方,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等待你的只有失败;过分的圆,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缩手缩脚,等待你的还是失败。我们需要的是内方外圆,该方就方,该圆就圆。古人云:“做人当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人活一世,没有谁能够一路坦途,但也没有什么路是走不通的,希望或许就在拐角处,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要懂得转圜的道理。为人处世,也要学会适当的“圆滑”,心可软,却不能对谁都心软,更不能事事都心软。一味心软忍让,或者一味强硬不妥协,未必会让事情“行得通”,做个倔强而圆润的人,才不会亏人也不会亏己。人生在世,要学会审时度势,做到取舍随缘,缘随自然,才能随方就圆,游刃有余,但要守好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做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才能够圆通、圆活、圆融、圆满。《菜根潭》中说:“操存有真宰,应用有圆机。” 懂得外圆内方,做人有原则,守住底线;做事有讲究,圆通灵活。与人相处的时候,既不会勉强别人,也不会勉强自己;既能够满足别人,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己。懂得外圆内方,处事就圆融,但不是墙头草,也不是没主见,而是懂得“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做人就方正,有所担当,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拿出正确的精神状态去对待,想办法化解。
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