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设”
(2024-01-29 16:24:17)
标签:
自我认知立“人设”杂谈 |
现在的人都热衷于立“人设”。就本质而言,“人设”所承载的,是对本体的形象化期许。“人设”是一个标签,但也只是一个标签,太热衷,就太做作,就很容易坍塌。如何打造人设,最重要的一是真实,在人前落力扮演好的角色,在人后也应当一以贯之,至少也差不离,才能一“演”到底;二是鲜明,不刻意模仿他人,有自己区别于他人的闪光点,不断强化自己特质,才能使自己的形象鲜明饱满。“人设”,归根到底是“人”而不是“设”,首要的是认真做人,既然决定要立起“人设”,就不妨将其当作一个自我规范和提升的契机,不断补齐自身的短板,一步步去接近、去完善。
“人设”不应是幌子,更不能是欺骗,而是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可以借助“人设”向好面对,促使人们更好地反思自我,使“人设”与人格并肩而行。但是,真实的人格持存与虚拟的“人设”总是存有距离,即使“人设”再完美,它也只是完美的想象,永远代替不了真实健全的人格。因此,着力点应放在人格建构,才能真实地面对自我并完成自我的身份认同,从“外设”回归自我,实现同一性。为了自我保护,为了营销自己,或是为了与整个社会熔于一炉,有的“人设”虽然有些虚高,但是也可以成为一种人生目标理想,鼓舞自己向更好的自己靠拢,这时候“装一装”,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人生有一点“资本”后,就可以发现,保持本色更自然、诚恳,热情是可以装的,清冷是掩饰不住的。自然地、质朴地、真实地呈现出来的自己,才是最动人的。
“人设”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标尺,你给自己定了一个“人设”,就会迫使自己朝着那方面走,潜移默化约束自己。但是一个人如果由此而来被贴上认定的身份标签,就给了人太多束缚。“你应该”就是一道紧箍咒,试图让人生固定在一个“人设”上。因此,与其活在别人眼中,还不如做回真实的自己。我们很多的不快乐,就是因为被头脑中的各种固定的念头缠绕,解不开,出不来。其实,一个人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有着许多的可能性。人随时随地都在编写自己的故事,人生的意义感也源于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一边经历,一边修改。要不断提醒自己,别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个固定模式,要有勇气重来,用人生重启来对抗庸常落寞。
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