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应该”
(2023-07-30 07:03:20)
标签:
健康心态应该与不应该杂谈 |
有人说你应该为自己活着,不应该老想着别人的事;有人又说你不应该只做眼前的事,应该看得远一点,你的人生才有可能成功。你觉得也应该如此,于是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以前一直都在做不应该的事?结果越想越乱,到最后真的不知道应该干啥了。然而,我们为何就这么渴望得到一句“应该如何”的答案呢?是想逃离眼前的无聊,还是害怕面对自己的痛苦?是担心自己会有损失,还是想自己不再为人间的困惑所苦恼?是担心自己无法选择,还是想着有更好的可能?无论答案是哪般,都是在用“应该”、“不应该”给自己制造矛盾,用“应该”、“不应该”来遮掩自己对事实本身的迷茫。其实,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应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应该如何做,而是直面事实本身找答案,然后采取直接有力的行动,就不会看着各种“应该”和“不应该”不知道怎么办,给自己制造混乱。当内在矛盾消解了之后,“应该”和“不应该”才会从自己心理大辞典中消失掉。
人年轻的时候,大都心高气盛,觉得自己出现任何好事都是应该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好事都不会轻易来到自己身边,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当然”,尤其是那些自己格外看重的东西,越在意就越得不到。相反,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也没有想着就是“应该的”,那些小确幸常常是在不经意的时刻出现。重点是你并没有放弃努力,明白得不到并非这个世界不公平,而是自己努力得不够,你自己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及至到了中老年,渐渐会感觉已经不再需要任何额外的东西,人生也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应该”,一切都是努力的结果,才开始领略所有的温暖与美好。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到人世间走一遭,没有那么多的“必须”与“应该”,很多原来认为“天经地义”的,到后来会觉得并不那么“天经地义”。我们经历的生活,不是唯一,也不是全部。我们每一个人,谁也没有欠谁的,这个世界必定有更好的生活,在等待我们去找寻。得到过帮助,就应该感恩戴德;没得到帮助,理所自然由自己担当。当现实和你的预期不同时,先别急着抱怨,而是要问:为什么?然后再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不会经常跟自己过不去,跟别人过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