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隐忍,达者宽容
(2023-01-29 08:38:55)
标签:
宽厚豁达隐忍宽容杂谈 |
王尔德曾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不能饶恕别人,就如王尔德所说那样,好像在灵魂里栽刺,只能刺痛自己。做人还是不能太苛刻,太刻薄,放过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过失,要能够容忍、能够理解、能够接纳、能够饶恕,而不是求全责备。古人有云: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这个世界上,能掌大局的往往不是学问最大、技术最好、最有能力的那个人,而是能容人之人。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
智者谦和,所以“薄责于人”;愚者骄横,所以“咄咄逼人”。有大智慧之人,进退有度,适可而止,不仅有一颗宽容之心,不会处处计较,还时常懂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理解别人,让人感觉踏实安心。《孟子》有云:“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容人实则善待自己,做事不做绝,给别人退路,也是给自己出路。你散发出的每一缕善意,给予的每一份宽容,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你。有一颗宽宏包容的心,则不会受扰于事,受困于人。当你愿意接纳他人,便发现,万物可亲,人人皆善。
智者懂得隐忍,在宽容中壮大自己。隐忍不是软弱,是历经世事后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因而不急躁冲动。那些成功的人士,谁不是在委屈中成长壮大。因为自己受过委屈,才懂得人生不易;因为装下了委屈,才有了更大的格局。学会了隐忍,在逆境中沉淀自己,即使身处谷底,也能卧薪尝胆,积累能量,东山再起。作家蔡崇达说:“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自己都看不起的隐忍。”
德行深厚的人,都懂得容忍,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在隐忍中修炼自己。有句古话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是一种气度, 更是一种格局。能容忍别人的过失,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装得下别人的过错,才能更好地聚拢人心。心胸开阔的人都有气量,能容别人不能容之事;宽容之人有心量,再大的苦,都能咽下,再大的难,都能扛住。能容是气度,更是修养。气度变大,抱怨就化小;心胸变宽,问题就变小。
容忍也是一种智慧。周国平先生说过:“智慧不是你能获取的东西,智慧很微妙,它没有停泊之处。你必须完全了解心智运作的整个过程,它才会出现。”人到中年,饱经世事,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巨大,也从中得到智慧和启示,即使再有傲气,也都掩藏起自己的锋芒,学会了隐忍。中年人活得没有生气,看上去很怂,但他们的怂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甘愿用自己的隐忍,换取一点安稳,让自己的家人活得幸福快乐。再多再难的事情也要收入心底,这便是中年人的辛酸与悲哀,也是中年人的生存智慧。无论悲与欢,都要自我隐忍;无论苦与甜,都要默默地咽下去。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