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具体的人

(2023-01-11 08:29:06)
标签:

人性善恶

具体人

杂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曾给学生写毕业寄语,其中写到:“威廉•詹姆斯有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抽象的人永远无法代替具体的人,愿我们能够走出这种习以为常的伪善,在每个岗位中勤勉度日,不负所托。”生活中有的人尽管可以表示出很多善念,道德高尚,自己也很陶醉,但那是在虚幻的自我世界里的。爱人,必须是爱具体的人;帮助人,就得拿出具体的行动,虚幻的想象不能代替实际的操作。詹姆斯小说中的那位贵妇人,如果真的有善心,应先关心一下他的马车夫,给他送去御寒的衣服,而不是在剧院中空啜泣。

世界总是具体的,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环境。人世间很多事情,只有放到特定的人与人之间,才有它特别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惯一个人,是因为不了解对方具体经历了什么,所以理所当然地用自己的模式去套别人的生活,自然会觉得别扭。唯有真切地体会到了别人的生活环境,才能对世界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谅,才不会因为偏见,造成自己与他人之间更多的隔阂。人与人相互之间是需要实际沟通的,才能互相理解,但由于受很多客观因素和自身性格的影响,难以有效沟通,这对于每个人都是困扰。但只要心生善念,付出诚意,自然能够排除种种人际关系障碍,找到沟通的机会。

具体的人,不是概念化的,其身上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现实生活中,既有怎么都恨不起来的恶人,也有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的好人。表面上我们以善恶对错来判断是非曲直,但事实上我们心里清楚得很,人心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可不是以一两个既定标准就可以去衡量的。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还有一种不以意志控制的未经分析推理的直观感觉,在左右着我们的判断,这种难以捉摸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绪是并存的。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各自境遇不同,都是一个又一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具体的人,一个又一个难以捉摸的人。具体人不同于“恶人”、“善人”、“经济人”、“阶级人”等共性人假设。共性人的假设,往往忽略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特点,用共性代替个体本身。而具体人则不但具有人的社会共性,而且具有随着时间、地点、条件改变而改变的个体特点,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们需要通过和各种具体人的互动,看他们做什么、说什么,才在具体的经验中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明白其是一个怎么样的具体的人。不过,对于这个认知,也可以反过来讲,我们也不应将一个具体的人当作类型化本身、当作使类型化产生的结构本身,因为它们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涌现出来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待。

2023-0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