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和理智的平衡,源于自我克制
(2022-07-26 10:18:55)
标签:
自律自制克制杂谈 |
人在一帆风顺处于上升趋势时,很容易“飘起来”。但无论升到多高,要想牢牢地把控住自己,就必须伴随着产生某种下降的力量,使自己沉下来。人越成熟,越懂得自我克制,不让自己飘起啦,特别是在顺境时,要想办法克制住自己升起来的欲望。克制住了自己,就会产生沉降下来的力量,就保持住意愿与理智之间的平衡。当然,压抑自己是痛苦的,但是为了实现愿景,你就不得不克制自己。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认为:“即便身处幸福的巅峰,倘若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深沉的悲伤来支撐,也终将化为浅薄。没有单纯的幸福存在,幸福无论多么美好或看起来多么光彩夺目,只要缺少深沉的悲伤来支撑,也只能是飘浮之物。”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你必须在不如意之外找到如意的地方,才能保持平衡,有了这种平衡,你才能很好生活下去。同样,生活中有许多事使人得意,得意之余要想想还有那些不如意,就不会飘起来,保持住了平衡。每个人的心里都渴望得到承认和肯定,以此得到心理的满足,但是,得到肯定、得到表扬后一定不可以得意忘形。如果沉浸在虚幻的优越感里,注定会成为他人的敌人,人家不会接受你,更不愿意与你相处。与人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使他人获得优越感,而不是让自己志得意满,你时时刻刻必须保持谦卑。如果拥有这种自我平衡的意愿和力量,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充实而愉快,不会因一时的得意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因一时的失意绝望到底。
意愿和理智之间任何的比例失调,都会导致人的不幸,为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其意愿和理智之间寻求某种一致和平衡。拥有自律的品质,懂得节制,尽力管理好自己,达到意愿和理智的平衡,是一个人的幸事。懂节制的人才能抵挡各种干扰,最大限度地约束自己,不但对自己好,对别人和社会更好,因为不会去做妨碍与伤害别人的事。心底有规矩,胸中有乾坤,即使独处一屋,也守心如一,这其实是一种个人最好的修养。一个人,意愿的内在动力越是强烈、凶猛、热情,与之相应的理智与节制就必须越加完善、明确,这种均衡越是真实、准确,他的一生也就过得越发轻松、安全,舒适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