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喜欢指责别人,只愿意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不肯正视自己的缺点。可是在清楚自己优点的同时,却总是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放在别人的缺点上。这样的人觉得谁也不如他,自以为是,自视甚高,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严苛,尼采就说:“凡是不愿意看别人长处的人,总是一眼就看到别人不如己之处。”
人生最忌讳的是自视甚高,高看自己其实是在孤立自己。克尔凯郭尔说:“大多数人的不幸并非他们过于柔弱,而是由于他们过于强大——过于强大,乃至不能注意到上帝。”
喜欢指责别人的人,总觉得自己是真理与正义的化身,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自己身上都是优点,别人则一无是处。这种人看到别人是“一团糟”,忘了自己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而世上的明白人,在别人的身上看到一个缺点,会立刻想到自己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缺点,因此不会动辄就指责别人,反而会反省自己,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容,也容易原谅别人。孔子就是这样教育他的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喜欢指责别人的人,都自有其处事的强横逻辑。他们喜欢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人,并对别人提出严苛的要求,而自己却根本就做不到。苛求别人并不能使自己一下子就变得高尚起来,只是在别人眼里更清晰显示出乖张与无理,最好还是自己做到了,再去要求别人。什么事都必须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后,才开口评说。如果站在与他人同一水平线上,而不是高高在上俯瞰别人,就不会信口责难别人。
事实上,喜欢指责别人的人,不是自己有多优秀,而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陷。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戴维•邓宁和贾斯廷•克鲁格一起,通过一系列研究实验后发现,人有一种认知偏差,就是知道得越少,反而认为自己知道得越多,这就是“达克效应”。越是缺乏知识和能力的人,往往越容易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坚信没有人比自己更懂、更正确,因此就更喜欢指责别人。这类人不仅常发表观点和意见,还会将观点强加于他人,仿佛自己掌握着绝对真理,其他人都是无能或蒙昧之辈。无知者妄言,多智者慎言,努力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天外有天,就不会轻易指责别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