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初年,大臣刘秉忠向皇帝忽必烈建议要量才用人。他说贤明的君主用人,就像高明木匠用材一样,根据木材的粗细长短施以规矩绳墨,做到人尽其才。君子所考虑的都是大事,不能了解小人关心的小事,这或者可以说是缺点;小人受眼界狭小的限制,但也许有些长处,起码悉知底层的实情,也最了解人性的弱点。所以亲君子,但大可不必远小人,小人也许有小人的长处,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善用其长。如果一直盯着别人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值得交往赋予重任的人;如果时时看到别人长处,欣赏别人有魅力的地方,那么人人都值得交往,人人都时可用之才。多看人长处,多包容他人的缺点,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包容人与人和谐相处,事业才能欣欣向荣。
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君子有缺点,小人也有长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或许不完美,但一定不会一无是处。所以,作为一般的普罗大众,独立的个人,是不要自卑的,特别要注意别让自卑掩盖你的优秀。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尽力避开所短,发挥自己的长处。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
人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所长所短,长处是不能掩盖短处的,聪明的人会活用、善用自己长处,想法改机不足弥补短处。可有的人明明有人所不及的长处,却非要在己所不及人的短处上争强好胜,这是很不明智的。 没有谁生来就是完美的,有缺憾,就有可改之处,也就有进步的空间。对自己不满意,想要改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当你认识到自己不足之时,就是进步的开始。扬长抑短,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短处,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终会有大不同。
汉高祖刘邦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深知自己和臣下的所长所短,知人善任,乃有天下。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常想“我不如卿”,能让你倨傲的脾气低回至尘埃里。每个人都不完美,常思“卿不如我”,能让你在末流中生出无穷的自信。承认所有的不圆满,才能和而不同,这才是世间大圆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