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朴素的最美
最近看电视剧《装台》、《山海情》,台词中有很多方言,发觉陕西、宁夏话很有意思。那里的人好像整天把“美”之挂在嘴边,问人好不好,就会说“美不美”,对于很好或者自己很满意的,都会说“美着呢”、“美得很”、”美得太“。在西北人的眼里,“美”是参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都很琐小,都是日常,饱餐一顿,饱览美景,甚至是看一眼亮丽的女孩,完成一件工作,得到别人的一次赞许,都很美。美简直是无处不在,只要你感恩知足,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美。其实,美没那么玄妙,而是人瞬间的一种感觉,肚子饱了,眼中愉悦了,心里舒坦了,都可以让人感到很美。这种美的观念,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温厚、朴实、自然,让人一眼就觉得美原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包含着自然之趣、天真之味、初始之纯,未曾雕饰,却浑然天成。因此,每个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想象世界,完成自己,就是美。
世上之事,最朴素的,最为本质,也最能持久。朴素者最自然,是最美的状态。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大美隐于内,朴素者显平静,不喧哗,不显摆,不求轰轰烈烈,更重内在美,也最彰显美。 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朴素至极,美丽升华,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
二、美都没有家
沈从文先生写过一段话,他说,“凡是美,都没有家。像流星,落花,萤火,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一缕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美是一种感受,是人去感应那些占有不了的、行将失去的东西的一种方式。
比如山村风景,初来乍到者会感到美,但常住的村民就感受不到。原因很简单,村民有占有感,而游客没有。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沈从文先生提出的“美没有家”了。距离产生美,美的东西一旦占有了,或者一旦时过境迁了,我们那种最初的美感也就消失了。
面对壮美的景色,人看到的不只是美丽的大自然,而是看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句“拂开大草原上的草,吸着它那特殊的香味,我向它索要精神上相应的讯息”,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大美不言,可涤心养气;大美难言,仰赖审美力的提升;大美当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是说真正的美不必言说,到最后可以超越所有爱恨的,它在更高层次保有一个对世间所有存在事物的欣赏,而不是说这个东西对我有没有用,能不能占为己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