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莫布森说:“对于能力最差的人而言,认为自己能做什么,和实际上做到了什么之间,往往有最大的差距”。这是因为,低能力者在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时,面临着双重困境,即他们既不能呈现高水平的绩效表现,也无法正确认知到自己的能力低下,反而还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极端自负。由此产生了虚荣心,极力要去表现自己。心理学家贾斯汀·克鲁格和大卫·邓宁由此提出了“邓宁—克鲁格效应”,这个效应用一句话归纳,就是:能力最差的人往往是最自信的。
能力差的人反而会产生自负,有人觉得不是这样,认为“本事不够的人才容易自卑,因为底气不足”。其实本事不够的人有自卑的,也有自负的。自卑的人只看到本事大的人,觉得自己很没用;自负的人只看到本事比自己小的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也是一种改头换面的自卑,原因还是缺乏自信。只有明白人,才能知道自己有长处也有短处,世上的人本事也各有大小,用不着自卑,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样的人才有自信。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表现得过分有优越感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自信,其实是因为自卑,所以需要表面上的自信来掩饰。凡是“过分”、“过度”,都是看不清自己造成的,自己心虚没底气,其实就是缺乏自信。
现实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在相亲中最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是对别人要求最多的那个人;一个经营不善的公司,也常常有一个能力低下却自我感觉良好的领导。这种低能而又自负的人,每次要做一件事时,都会高调地宣誓与喋喋不休地强调,其实这都只是虚张声势。
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是谦虚的。越是低调的人,越是满腹经纶、胸藏锦绣;越是张牙舞爪的人,越是一无所有、腹中空空。当你下的决心足够坚定,你的能力与你的野心相称,你才会不动声色,信心满满的。所以做人,还得放低自己,谨言慎行,低着头才能把路看清,才能愈走愈稳、愈走愈顺。将自己放在最低处,其实也是一种大度与成功,也是真正自信的表现。人生许多烦恼是自找的,只要肯放低自己,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人生的烦恼会少掉许多。你一定要弄清楚,你与常人无异。别人把你当成普通人看,是你的福气。你把别人看成与你一样,是你的成熟。装模作样地显摆,好像自己优于别人,这是不可能得到认同的。
有的人虽不是去过度表现自己,但却是过度去考虑别人的感受,那同样是缺乏自信,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同。当每做一件事都在考虑“别人怎么看”时,你其实已经在放弃自己了。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只要相信自己所说所做是对的,其实不必想得太多,想多了就犹豫不决,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自己后悔,还有可能受到别人的责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