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殊不知,孩子的秉性和习惯,很多是从母亲那里来的,有了好的母亲,才会有好的孩子。
一个年轻的妈妈带孩子去买衣服,孩子挑了一堆,妈妈觉得都不适合,重新选了几件,孩子不高兴了就不想买。妈妈却对别人说:“我家孩子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对孩子的事,家长喜欢强加自己的意愿而牺牲孩子的感受,他们既期待孩子有主见,但又剥夺了让他做主的权利。这样,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不能承担起责任,对自己做的事情不敢坚持。
除了上述“不负责任的语言”外,妈妈还有一种“贴标签式语言”,也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一次一桌人吃饭,一个母亲让孩子给大家表演节目,但孩子不愿意。于是,这个母亲当着众人的面就说自己的孩子害羞、胆小。之后,孩子一直不高兴,也不与人说话。父母根据孩子一时表现就贴上标签,慢慢孩子就会越来越向这个方向发展。当孩子淘气不听话时,有的父母会说,“你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样的“威胁的语言”,孩子会有一种被抛弃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安全感缺失。这样的孩子,当内心力量不足时,就不得不去讨好别人以保护自己。如果总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习惯于看别人眼色,就无法顾及自己的内心感受,无法实现自我发展。
现在当母亲的,压力也够大的。上班很累,下班还要做一大堆家务事。因此心里有怨气,就会忍不住在家里抱怨唠叨,这在不自觉中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一个孩子,每天听到的是母亲没完没了的抱怨,从工作的艰辛,同事的坏心,到家务的烦累,直至家庭其他成员的不是。这些苦情和不满,灌满了小听众的耳朵和心灵。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抑郁与怨气甚至是偏见传染给了孩子。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是培养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的,那孩子的未来堪忧。
在妈妈无休止的指责抱怨声中长大的孩子,首先会丧失倾听的兴趣,发展出超过常人的防御心理,对所有道理本能地排斥;其次,独立意识丧失,不能对一件事进行诚实、深入的思考,失去正常判断力;第三,心态变得苛刻,对理解他人没有兴趣,兴趣只在如何用自己的观点征服对方,老想在与人交往中占据上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尤其大。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一个男人,是教育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人,是教育一个家庭,教育三代人,也就是教育一个民族,所以,教育女人更重要”。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女人是要当母亲的,要想孩子有出息,说先要教育好自己。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喜欢对生活抱怨责骂的妈妈,反映着自己缺乏教养。那种和颜悦色对待生活的妈妈,应是那种修养到家的人;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妈妈,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一个淡泊于名利的人、妈妈,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成长。因此,做了妈妈,就意味着人生向你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提高你自己的素质。
星云大师听访者问及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便问:“您影印过文件吗?”答:“影印过”。星云大师接着又说:“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有了好的原稿和影印机,才可能有好的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自己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