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这两点很关键(东莞地平线儿童之家分享)

(2017-03-13 08:03:56)
标签:

东莞儿童之家

东莞蒙氏

东莞蒙氏儿童之家

东莞蒙台梭利

东莞蒙特梭利

分类: 教育分享

说到孩子的安全教育,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特别重视:


  • 出门就紧紧拉着孩子的手;

  • 孩子一旦离有点危险的地方近一些(如河边、手扶电梯、马路……),家长会如临大敌,赶紧把孩子拉回安全的地方,或抱起来、或紧紧牵着孩子以免出任何危险;

  • 会不断地跟孩子强调危险:不要乱跑,有车的~~

  • …………

照理说,成人这么重视安全,孩子们也会懂得危险及自我保护。然而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人一撒手,孩子就一溜烟跑到那些有危险的地方,看得人胆战心惊。

根本原因在于,成人期待给孩子创建一个安全屏障,把危险都隔离在外面,结果孩子反而不知道外面世界到底有什么危险,该怎么面对。可是孩子内在的探索需求决定了外面的世界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此一旦有机会孩子就会欣喜若狂地狂奔出去,反而增大了遇见危险的可能性。

越禁止,越渴望。

 

以两岁多的孩子为例:

孩子看到手扶电梯开心地冲向电梯。家长看到,赶紧拉住。或者离开;或者抱起孩子一起乘坐电梯,到达后再把孩子放下;或者表情夸张地告诉孩子:这个小孩子不能坐,会死掉的。

家长看似在保护孩子,实际上完全剥夺了孩子认识电梯、练习乘坐电梯的方法。而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满足,一旦家长没留意,又会偷偷溜到电梯那里,并且由于过于想挣脱大人的控制而失去了冷静观察及评估的理智。可以想象,毫无经验又没有成人保护,当时的情景会多么危险。

如果我们换种方式:

平静地告诉孩子,乘坐电梯有危险,站不稳的话会从上面咕噜咕噜摔下来,会摔得很痛很痛,所以一开始需要有大人陪着才可以乘坐。


然后教给孩子,先跨一只脚,很快再跨另一只脚。要站在没有线的地方,因为线会高起来,站在上面会摔跤。站稳之后一只手扶着扶梯,一只手牵着大人(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


接着就可以陪着孩子真正乘坐一次。切身体验一次,孩子就会自己提炼出一些经验。只要孩子有兴趣,可以一直陪着他上上下下,直到熟练掌握这项技能。

两种不同的方法,区别不仅在于孩子提升了自我保护的技能,对于心理上也是巨大的差别:


前者觉得被限制,或者是觉得外面环境很危险,自己无能为力,成人经常用这些方法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胆怯和退缩;


后者觉得只要掌握了方法,自己是可以胜任的,内心充满了自信,情绪也很平和。

教育,从来不是通过高深的大道理,而是那些日常小事的润物细无声。

成人渴望通过自己的保护让孩子不受一点伤害,根本原因在于内心对危险的不理性的恐惧及对孩子的不相信。

因为过于惧怕,会希望把一切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无法理智评估一件事情的风险,也会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认为把危险隔离在门外才是最安全的。

因为不相信孩子,认为一旦放手孩子必然失控进而受伤,因此把孩子牢牢拴在身边。孩子反而失去了客观评估危险并通过合理办法规避的能力。

成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孩子的不相信,也是很多教育问题的根源。

内心充满恐惧,就会反应过度。

孩子说了个小谎,成人就会联想到将来成为一个谎话连篇、毫无诚信的人。于是忽略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不断严厉地批评孩子“不能撒谎”,甚至可能打一顿。孩子在不断地被贴上“撒谎”的标签后,逐渐地也认同了这个评价。

对孩子的不相信,让我们认为孩子没有自我控制能力、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依靠成人来保护他们。

 

蒙台梭利博士说:help me do it myself(帮助我,让我自己做),是多少孩子内心的呼声啊。

在蒙氏环境中,我们相信孩子:

相信只要客观平静地告知孩子危险的地方以及如何自我保护,孩子会保护好自己,所以蒙氏环境里提供真实的剪刀、针线等;

http://s6/mw690/002XJmRuzy79sNka90Na5&690
▲教孩子拿剪刀的礼仪,这样不会伤害自己或他人 

http://s8/mw690/002XJmRuzy79sNkNUFx07&690
▲用真实的针线,做缝纫的工作 

 

相信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他们会专注地发展自我,而不是陷于失控的状态;
http://s14/mw690/002XJmRuzy79sNl8LrDdd&690
相信他们小小身躯里的巨大潜能,孩子遇到困难成人不是直接帮助,而是先引导他们自己解决。

http://s14/mw690/002XJmRuzy79sNlGClv2d&690

我们不可能时时都能盯着孩子。 

也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 

他们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

 

和紧紧地拽着孩子的手相比,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这些规则:

过马路等绿灯,并且走的过程中也要左右留意是否有车(有的车是右转弯,还有一些车不按规则来);

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过交叉路口,一定要左右看过确认没有危险再走;

靠路边走(四岁左右可以告知靠右手边);

去人多的地方,需要在大人的视线内

离开父母,要告知,父母同意后再去(出必告,反必面)。

记好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姓名,如果可以的话,背下家里的电话;

…………

以上规则请成人以身作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收椅子
后一篇:神奇的积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