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区域游戏后的整理

(2016-01-11 20:24:33)

 

收拾整理是指区域游戏结束之后,幼儿对操作过的材料及使用过的环境进行分、捡、摆放、打扫等活动。它既是本次游戏的完整结束,也为顺利开展下次游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由于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它成为区域游戏中一个独立的环节。游戏后的收拾整理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学习分工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更让幼儿在游戏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个环节临近游戏结束,也只有短短23分钟的时间,教师们往往会忽视它。让我们先来看三个游戏整理的案例:

案例一:

在小班游戏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看了看手表,站到教室前面,说:“本次游戏即将结束,请小朋友整理一下游戏材料。”幼儿都在玩着自己的游戏,没有人整理游戏材料。老师抬高了嗓门:“请小朋友整理一下游戏材料。”在一旁建构区的三个小朋友动了起来。其他区域的幼儿还在玩着。老师见状走到每个游戏区前,重复了刚才的话。小朋友才开始整理自己手中的游戏材料。

案例二:

中班区域游戏结束时,老师更换了一段比较激烈的音乐,一边提醒幼儿:“请整理好自己玩过的游戏材料,放到它原来的位置上。”幼儿开始收拾游戏材料。凯凯拿着手中的“螃蟹”问依依:“这个放在哪里?”依依正在收拾桌子上的纽扣,头也没有抬,说:“那边。”凯凯环顾了班级四周,又问:“哪里啊?”依依还是没有抬头,手往一旁的柜子上一指,说:“盘子里”……音乐结束了,凯凯还拿着那只“螃蟹”。

案例三:

大班游戏结束的时候,老师播放了一段平时教学中运用到的集合坐下的音乐。大部分幼儿们将游戏材料放下,搬着椅子集中坐到了一起。几位幼儿将自己剪下的纸放在框子中,一位老师和保育员飞快地收拾着游戏材料。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因为平时幼儿整理花费的时间长,又整理不干净,所以最后干脆就由老师来代劳了。

以上是三个班级截然不同的游戏整理时的表现。案例一,小班的教师用语言提醒幼儿游戏结束了,让幼儿整理游戏材料。幼儿还沉浸在游戏的氛围,没有开始整理。虽然教师提高了说话的声音,但幼儿依然不动,语言提醒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案例二,中班教师采用更换不同的音乐,幼儿听到后能够自觉地整理游戏材料,但是幼儿已经忘记了这个游戏材料是从哪里拿来的,整理的时候该把它放到哪里去呢。有些时候还会出现游戏材料乱收、乱放的情况。案例三,大班老师则错误地采用了平时教学中的集中坐下的音乐,幼儿都放下材料坐下来,忽略了让幼儿自主整理收拾游戏材料,由教师和保育员来代替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就白白的丧失了。

 看到这三个案例,我思考两个问题:如何组织游戏后的整理环节?怎样整理更为高效?

一、音乐引导整理,在游戏中开始整理。

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比较强。在整理的时候播放较为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发现音乐不同了,知道游戏结束了就必须整理游戏材料了。这样就能避免教师每次都必须不停地提醒幼儿:“游戏结束了,请小朋友整理游戏材料。”幼儿能够自觉地整理游戏材料。整理环节也是游戏的一部分,要让游戏的氛围继续延续下去。教师可以用些游戏的语言来结束活动,如:下班的时间到了,请大家一起整理自己的物品;科学馆马上就要闭关了,请游客们整理自己的物品,有序外出。幼儿在这样的游戏语言情景中快乐地结束活动,有序地开始整理自己的游戏材料。

二、图示提示归类,在暗示中学习整理。

把游戏材料放到它的“家”里,这是收拾整理的最终结果。这个盒子里放哪些游戏材料?这个盒子又要放在柜子的什么地方呢?幼儿常常会因为游戏材料找不到“家”而苦恼。在游戏材料盒子上贴上整理好的游戏材料照片,幼儿就能照图收拾游戏材料,也不会出现乱放和漏放游戏材料的现象。在柜上黏贴相应盒子的照片、对应的图形、线条等一系列隐性规则的暗示,让幼儿能够清楚地知道这些盒子应该放在哪里。照片、图示的出现能很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收拾和整理游戏材料,逐步养成整理游戏材料的好习惯,同时也能提高整理的效率。

三、责任促进管理,在合作中自主整理。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充分利用幼儿的这方面的能力,进行游戏材料的管理。一次整理游戏材料的环节,淘淘在“指挥”小朋友收拾游戏材料,“你的,放到柜子上面。”“这个,在柜子下面”“这一盒在那边的架在上”。在他的指挥下,幼儿有条不紊地将桌上的游戏材料收拾到柜子上。之后,我选择了一些对区域游戏材料熟悉、管理能力强的幼儿来当小小管理员,一方面督促其他幼儿及时开始整理,另一方面也能引导他们有序整理游戏材料。

四、引导考虑差异,在发展中有效整理。

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整理游戏材料时要有针对性,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性。小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整理游戏材料的意识。引导幼儿整理时,给予充分的帮助,注意整理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中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整理游戏材料的能力。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帮助。大班,需要培养幼儿独立整理或合作整理游戏材料的能力,教师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督促。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让幼儿从小养成整理游戏材料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整理好自己的人生。教师需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整理,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