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玩转智力魔珠

(2016-11-27 10:29:53)
分类: 2016年微课题专题
玩转智力魔珠
主讲人:张银泉
一、操作器物:智慧珠游戏拼盘
   1、游戏内容简介: 智慧珠游戏拼盘 (又名智慧金字塔,智慧魔珠) 是由日本专家研究设计的超级智力游戏,由一个游戏盘和12组不同形状的珠体组成,内附6本题目册,可持续不断地挑战,可依照自身能力逐级过关,降低挫折,享受晋级成就感。是一款最佳的益智游戏。 
二、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在一年级下学期,年龄大多在7岁左右,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玩游戏。据调查,孩子中仅有3个孩子以前玩过这款游戏,但是也没有坚持玩完所有的题目。这款游戏不但适合各种年龄、不同智商的人,更具有无穷的空间挑战性,能带给游戏者更上一级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游戏设计意图
   通过12组不同形状的珠体的排列与组合过程,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能力、视觉辨析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其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力,促进左右脑协调平衡发展。其三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还可以加强亲子关系,形成和睦的家庭氛围。
四、游戏训练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智力魔珠游戏的起源,掌握掌握智力魔珠游戏规则。
2、、增进小朋友的手眼协调、图形颜色识别能力;
3、进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有序、多向思维和反应能力;
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耐力;
5、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
五、 游戏规则和策略
【游戏规则】
步骤一、首先将12个珠体,放在游戏盒子的旁边;
步骤二、在附带的图册上选题;
步骤三、依照题目的提示,按要求先固定好积木,这样就完成了题目的设定;
步骤四、已固定的积木不能移动,然后将剩余的积木排入盒子内的空间,就算完成了题目;
步骤五、完成题目后,可获得0.5分的IQ积分。
步骤六、完成后,重复2——4的步骤,继续下一级的题目。
多人进行竞赛,以完成答案时间的快慢作为多人比赛的胜负标准。
【游戏策略】
1、建议按照题目顺序来玩,跳级玩法如果失败可能打击自信心。
2、两个人一起玩,采取比赛的方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孩子每做出一题时,要鼓励!要让做题人自己思考。
3、每次连续玩不要超过2小时,应该活动后再玩。
六、活动过程
了解起源,激发兴趣——明确规则,尝试游戏——实战探索,引导探究——交流反馈,自主建构——评价激励,升华提高
(一)介绍游戏起源,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都非常喜欢玩玩具对吗?那你们都玩过什么玩具呢?小朋友们觉得玩各种玩具对你都有什么帮助呀?嗯,说的真好,让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能够增长知识和智慧是吗?智慧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有智慧。有一种玩具就能很好的增长小朋友们的智慧,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好,今天老师就领大家玩一种新玩具,看,是什么?(出示玩具)对,这是智力魔珠,小朋友们已经接触过这种玩具了,那么小朋友们对这个玩具都有了哪些了解呢?(1 个游戏盘,12块形状不同的珠子,另附难度不同的题目册)屏幕出示12块珠体。
2、了解这款玩具的起源和简介:(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补充完善)
看起来这款玩具一定非常有趣,小朋友们知道这个玩具是怎么发明的吗?课前小朋友们进行了调查搜集,谁愿意把你了解的到的知识跟大家分享一下?课件出示完整版的介绍
智慧珠游戏拼盘 (又名智慧金字塔,智慧魔珠) 是由日本专家研究设计的超级智力游戏,由一个游戏盘和12组不同形状的珠体组成,共有19887种平面组合方式,2582种立体组合方式,是一款最佳的益智游戏。此游戏适合3岁以上任何年龄阶层人士,既可增长智慧,又可带来无穷乐趣,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日本,后风靡全球。
 3、听过这个介绍,小朋友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玩了?作为一种玩具一定有它的玩法,在玩之前咱们是不是应该先弄明白怎么玩?嗯,哪位小朋友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二)介绍玩法,明确规则
1.介绍玩法(学生介绍,师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补充)
在玩智力魔珠时我们可以选择什么玩法呢?
生:我们可以玩平面的,也可以摆金子塔。
师:奥,原来有2种玩法,分别是:平面玩法  立体玩法
(课件展示)
任何一种游戏都承载着很多的教育内涵,只要同学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在玩中总结规律,在玩中提升智慧,我们就可以玩出“大名堂”。希望同学们继续探究,和家人,和同学相互切磋。也把这款玩具介绍给其它的亲朋好友好吗?也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享受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好吗? 
这款游戏共有19887种平面组合方式,2582种立体组合方式,分6个难易不同的级别,这么多种情况需要孩子们不断去积累,去记录。需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要注重平时多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