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僧遇难时念什么经?

(2014-10-22 07:52:49)
标签:

佛学

心经

唐僧

玄奘

般若波罗蜜

分类: 杂谈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主要讲悟空收八戒,在结尾处,讲述了乌巢禅师传授《心经》给唐僧,授经之前,对唐僧说:“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以后唐僧遇到艰难险阻或者妖魔鬼怪,就开始默念《心经》。

乌巢禅师传授唐僧《心经》一事,其原型来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唐代玄奘大师的弟子所写,该传记载了玄奘得到《心经》的经过:

 

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达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玄奘西行求法之前,遇见一个衣旧身臭的病人,给了他一些衣服和饮食,这病人传授给了玄奘《心经》,玄奘西行离开玉门关后,来到鸟兽绝迹的八百里沙河前,念诵观音名号与《心经》,恶鬼异类听到之后,都散去了,玄奘全凭《心经》度过危难。

《心经》是大乘佛法的精要,仅有260个字,概括了全部大乘佛法的核心,《西游记》中的如来、观音菩萨等都是佛教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与佛教有关,唐僧念的经咒,自然也来自佛教经典。

乌巢禅师传授唐僧《心经》,就是常见的玄奘译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里面含有经文和咒语,很多学佛人都会背诵。

 

附《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