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志浩的博客
赵志浩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03
  • 关注人气:9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宗为什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

(2014-02-20 08:18:48)
标签:

判教

佛典

实践

禅宗

本土化

分类: 杂谈

经典经过诠释,才能彰显自身魅力。佛陀当年应机说法,面对不同机缘,所说之法差别甚大。佛法传入中国,面临着“判教”问题:对佛典进行分类、归纳、整理。

南北朝时期,判教就开始了,当时判教的主要依据是:佛典所提供的原则;印度一些派别的判法。

隋唐时期各宗派判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宗派的地位,所以一般按照自宗宗旨进行判教。比如,唯识宗为了确保佛法的历史真实性,就按照佛陀说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判教;天台宗、华严宗则要照顾到现实中不同根基者学习佛法的方便,所以按照大小乘及佛陀说法深浅程度进行判教。而重实践的禅宗基本上不对佛法进行判别,也就是说禅宗的着眼点不在佛典上面,当然也就不太注重对佛典的归类判别等问题。故在理论层面禅宗不及其他各宗,在实践层面禅宗优越于其他各宗。

禅宗不固执于佛典文本的具体要求和枝节规定,而从本土固有生活方式出发改造人们的心理状态,所以能够很好地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多数人接受。

佛陀当年讲究应机说法,可以说禅宗适应了中国文化传统这个“机”,所以对改造国人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作用。改革现实应从现实出发,而不应仅从书本出发,把经典所具有的理想性和现实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佛典的作用。

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的理论,不管多么严谨壮观,都不能算作是好的理论。禅宗相比于其他各宗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发挥实际的效用,其他各宗大多是从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出发,而禅宗立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着眼于“明心见性”这一目标,不再执着于书本和理论构架,显示了自身的批判意识和人本关怀。因而,禅宗具有大众化的特色,很容易被大众群体接受。

出发点不同,效果当然不同。从书本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决定了各宗派被人接受的不同程度。因此,在佛教本土化方面,禅宗走在了各宗的前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