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曹操汉献帝袁绍汉朝刘备 |
分类: 历史 |
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以汉室之名征讨四方,是曹操一生的得意之笔,然而,有所得者,必有所失,汉献帝的到来,也给曹操带来不少忧患。 袁绍本来也想挟持汉献帝,但是大将淳于琼认为,汉献帝来到之后,任何事都得向他上奏,若处处听从,自己权威下降,若不听从,就违抗了圣命。 袁绍觉得也是,不再考虑这事。 在汉代四百年基业的荫护下,汉献帝的影响力,其他人无法替代,这是曹操看重的地方,同时也是曹操担忧的地方。 儒学以它自身的优势,在汉代被人利用并发挥,逐步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就这样,人们认可了汉室的正统地位,儒学在事实上护佑了汉代几百年的基业。 天下虽已大乱,历史也无法回到从前,可有些人的感情,依旧停留在过去,依旧被过去的温情紧紧地缠绕着,不肯轻易承认现状。 人们留恋过去,是因为感情依旧停留在过去,人的感情实在是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都过去了,为什么还不肯把目光朝向前方呢? 但事实就是那样,人心思汉就是当时的一个事实,情感有它不愿割舍的东西,历史就有它惰性的地方,如果谁争夺到人心,就争夺了天下,曹操可以争取部分人心,却无法笼络天下所有人的心。 这是曹操最担心的地方。 汉献帝是被强行夺到自己身边来了,但也把一个具有向心力的核心人物放到了自己身边。汉朝的外戚、官员,甚至一些曹操的内部人员,都心归汉献帝,有的劝谏曹操,有的密谋曹操,有的以死殉汉。 这是曹操受制于汉献帝的地方,刘备孙权等辈,虽没有获得汉献帝这个招牌,但同时也没有这些压力,而曹操不但有外部的压力,还有来自汉献帝的内部压力。 既然汉献帝已经被请来了,就需要把他养活起来,养活起一个与自己作对的人物。 汉献帝被曹操抢过来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了,三十多岁了,并且汉献帝也不是昏庸无能之辈,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政治抱负,时刻想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祖宗,不忘耻辱。 曹操紧锣密鼓地扩大自身的威望时,汉献帝也在私下里聚集自己的力量,时刻在酝酿着一场宫变的机会,他不甘心做个傀儡皇帝。 这一点,曹操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专权的背后,深藏着危机,汉献帝成了曹操心头的一块病,除之,必遭天下人讨伐,不除,则一直障碍在眼前,那是一个阴影,一直不能散去。 汉献帝也是懂得自己的优势的,他一直觉得自己才是真命天子,曹操永远是个臣子,并且在他眼里,只是个乱臣贼子。 根基不稳之时,曹操从来不敢轻举妄动,有一次,他打算讨伐张绣,临行前,朝见了汉献帝,没想到献帝大怒:你曹操真想辅佐我,就好好辅佐,不想辅佐,就求你离我而去。 |
听到这些,曹操大惊失色,他惊恐地走出朝堂,竟然汗流浃背,他有点后怕地想,假如汉献帝稍作暗示,左右护卫一剑刺过来,我曹操当场就会呜呼。 作为臣子的曹操,在皇帝面前,依旧显得渺小,他曹操在外面驰骋疆场,耀武扬威,在汉献帝面前,还得装出臣子的样子,不能让人看出他有撺汉之心。 为了利用这个傀儡皇帝,曹操付出了很多,面对汉献帝的指责,只得委曲求全,汉献帝是一面旗帜,也是曹操心中的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