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春期教育数学成绩数学问题师范大学实习老师 |
分类: 教育 |
读中学的时候,有个师范大学的实习生来教我们数学,她对学生很好,我们也都很亲近她,平时请教她很多问题,当然,更多的是数学问题。 期中测试时,我们的数学成绩普遍都有了提高。 一位男生很喜欢这位实习教师,实习教师也给了他一些特别的关注,经过他的座位时,就多呆几分钟,并不时指点一下他正演算的习题,课堂上还经常提问他。 这个男生的数学期中测试成绩特别好。 快到期末的时候,实习老师就要离开了,她向我们讲了很多鼓励的话,我们为她的离开感到难过。 后来,实习老师给我们大家写了一封信,其中的一句话说:千万不要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如果那样,吃亏的只能是你们。 多有道理的话啊,对某个老师可以有偏见,甚至可以恨他,但不能对他教的课有偏见,不然,怎么会有进步呢?课程本身是没有错误的。 这就是不能因人废事的道理,就像不能因为讨厌某个厨师而拒绝他做出的佳肴一样,不能在否定某个人的同时,连他的成绩也都给否定了。 |
也许是这位实习老师发现我们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绪,才写信告诉我们不要感情用事,不能因老师的缘故而憎恨某个学科。 然而,处于那个年龄段的初中生,怎么会懂得那么多道理呢?他们总是因为某个老师的缘故,把某个学科给耽误了。 教师们在教育青少年文化知识的同时,是不是要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关爱呢? 精神青春期教育,仅仅是教育别人如何如何吗?难道教育者自身不应该首先受到教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