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反作用力能量信息传递世界 |
分类: 教育 |
世间必定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质与物质之间如此,能量与能量之间如此,信息与信息之间也是如此。 前一段时间,我把自以为很好的信息传递给同学,不几天,同学就把《中国传统文化论坛》这个网站传递给我,这个信息对我来说真实太好了。 看完这个论坛中的一小部分,就更加坚定了那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关系的信念。 你给这个世界多大的力量,这个世界就把多大的力量反作用给你,你给这个世界坏能量,这个世界也反作用给你坏的能量,送出去好的能量也会返回来的,信息的往返流动也遵循此等规律。 如果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这个世界,世界也会把最好的东西回赠给你。
http://s6/mw690/97e1e28dxcfe128699d65&690 |
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要想生活的愉快,首先要有好的身体,其次,还要处理好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周围的人事关系。 现代人如何调节身心?如何调节人际关系?这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 比方说,在传统文化中,很多训条都要求我们多反省自己的过失,少议论别人的是非,看似简单的道德说教,实际上真的这样去做了,一定会起到非常奇妙的效果。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做某件事当发现是自己错了,不去责怪别人时,内心反倒很平静,相反,若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过失,老想着别人的不对,心里就很烦躁、很不安,还会产生“恨”的感觉,而“恨”这股感情首先灼伤的是自己。 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断地反省自身,总会发现自己的过错之处,结果是自己收益很大,至少是使自己心情平静了,同时也使别人受到感动,不再去做伤害自己的事情,真是善莫大焉。 可见,道德是保护我们的,而不仅仅是约束。 如果他人伤害了自己,就想想自己有没有曾经伤害过别人,这样一来,心里就平衡了,身体也健康了。问题就这么简单,凡事转念一想,就想开了,解脱了。 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人、不顺心的事,多想想自己哪儿做的不对,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怨恨,慢慢地,就会减少很多麻烦。如果健康出现了问题,也应从自身寻找原因,看看自己生活方式、脾气、性格等是不是太糟,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健康的。 对待别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但感恩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对我们不好的人,也常抱着感恩之心,因为是他们监督了我们,提醒了我们,成就了我们。处处生活在感恩之中,就会非常地幸福。古人教导我们要以德报怨,里面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的。 传统道教或佛教的许多信条,都是治愈我们的贪念的,告诉我们不要贪心,也不要存贪念。反观每时每刻的状态,就会了解到贪念把我们害得多么凄惨。 碰到一位美女,就想拥有占有,这种想法无论多么强烈,都无法阻止相反的事实发生,因为贪念不会使我们拥有,而只能制造内心的不安与烦恼。 事实上,我们每天不都生活在这种贪念之中吗?想拥有更多的钞票,更多的知识,想接触更多的人,追求更多更快更好,……。拥有与追求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贪念,在贪念中,患得患失,反而不能更好地追求,也不能更多地拥有,只会带来痛苦和不健康。 五代、北宋年间,陈希夷写过一篇作品《心相篇》,首句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一个人的相貌是心的反映,心就像大树的根,而体貌则是树干、树枝和树叶。有没有道理呢? 这里说的“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指一个人的念头、心胸、心量等。说一个人心好心坏,主要是指他的念头是好是坏,念头好,就不会想着损害别人,妄想欲念就会很少,内心就会非常平静和安定,这样的心理状态必然反映到表情上,时间久了,还会固定到相貌上。好的相貌是善念积累的结果,要想相貌好,发心要善良、要纯朴,少私寡欲,相反,则形成不好的相貌。 有好的念头,就会有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就会有好的结果。发善心,有善行,得善果。 一个人的行为,也可表明他的念头是好是坏,观察他的行为,可以了解他的用心,也可以推知行为的结果是好是坏。 善的发心和行为,由放弃“自我”开始,老是想着自己,就会忽略、忽视别人的利益,甚至损害别人的利益,如果别人以同样态度待我,最终会损害自己。 |
只是想着“自我”,只能局限于“自我”,没有了“自我”,则不受此限制,向外无限延伸。 积德与行善无论对个人的相貌,还是对个人的福报,都是有好处的,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感悟得到的。 一个人的命运,从他的发心到行为表现,就可以略知一二。通常所说的“量大福大”,“ 德薄福浅”,就是这个意思,心量狭小,不但福浅,还会遭殃、遭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