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詩經》---[国风·秦风]无衣

(2014-08-31 12:05:32)
标签:

情感

文化

健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翻译: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注:

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这诗是兵士的相语,是军中的歌谣。诗反映出战士友爱和慷慨从军的精神。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无 衣--- 无依,没有依靠,不要依靠,自强自立;无壹,每个人都是第一 。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团结就是力量,众志可以成城。马革裹尸英雄事,虽死犹生身后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