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学之友》

分类: 微信 |
《小科学之友》
说到科普知识我们家长都想让孩子多了解一些,可是科普知识的专业性如何让孩子们更加感兴趣还真的是个问题。我们家小丫头就不是特别喜欢看科普书,每次去书架上选书的时候总是先选故事书。不过这次收到《小科学之友》之后,孩子倒是蛮喜欢看的,因为每一本书都只讲了一个主题的专业科普知识,而这一本书的插画颜色很鲜艳,这对我们宝宝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的尺寸不是很大,而且纸张非常厚,不易撕坏,出去旅游的时候也可以带上。这是一套专门为低幼小宝宝量身打造的科普图画书,我们家5岁的孩子看着也还是刚刚好,好像越长大,孩子越喜欢这种低幼的图画书。
现在的家长很早就会让孩子接触数学,让孩子学习数数,很多的幼儿园也会教孩子怎么数数,然而数学思维的养成却绝对不是单单学习数数或者写写数字这么简单。根据《美国育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的参考资料,学龄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应包含这些:
1.能将图片和实物对应起来
2. 可以根据形状或者颜色给物体分类
3. 会“计数”,可以数出10个以上的物品
4. 理解“一样”和“不一样”的概念
5. 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6. 能够正确认知4种以上的颜色
具体来说,就是让孩子理解:比较、数量、形状、对应、分类等,培养孩子初级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这套《小科学之友》里就有很多跟数学相关的知识,比如《1和100》这本书里就会带着小朋友认识1和100,通过书里图片的直接对比,孩子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图片能给孩子直观的感受,让孩子们一下子就了解到100很多和1很少。这本书用两页的巨幅画面像孩子们清晰的展示数字1和100,孩子们除了认识数字之后还会认识到图片上的汉字。这本书给孩子们列举了很多实物,我们在陪孩子一起看图的时候不仅可以认识很多物品,还能直观感受1和100的强烈对比。
这套书一边给孩子讲故事,一边给孩子进行科普,所以说走进科学的世界不再是枯燥乏味。《是谁留下的痕迹》这本书就带着孩子观察我们身边痕迹:飞机飞过的天空、下雨天公交车走过的道路、鼻涕虫爬过的花盆、、、所有生活里不起眼的细节都在《小科学之友》里。
抓不住的彩虹、握不住的肥皂泡泡、水里的云朵、森林里的绿光,所有孩子好奇的事物都蕴含着万千科学知识。把科普书做成这么温暖的故事,我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套适合2-4对的《小科学之友》可是非常适合小宝宝,因为他是松居直先生策划的科学绘本月刊,要知道松居直先生可是绘本之父。《小科学之友》已经出版了600多本,1969畅销至今,已经陪伴了几代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