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课备课
(2012-04-18 14:42: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大家都来关注环保
有的同学说这条小河原来是很清澈的,现在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脏了。听到这样的话,看到同学们的举动,联系保港水质差的问题,我突然心中一动:应该让这些同学们都来关心和保护水资源。于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建议,同学们都表示同意,并一起订下了活动的主题——地区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二、 活动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境的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讨论并确定研究的内容。围绕“保护水资源”这个课题,各小组分别讨论研究的内容。如有的想调查家庭用水,有的小组调查校园里学生节约用水,有的小组想调查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并上网查找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第二阶段
|
水的颜色 |
水的用途 |
河道大小 |
水上漂浮物 |
以前 |
|
|
|
|
现在 |
|
|
|
|
4.了解本地区水污染的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建议
小组2:调查家庭用水,设计如下调查表。
项 |
有 |
没有 |
1、刷牙时或沐浴中抹香皂时,有没有关上水龙头? |
|
|
2、淘米、洗菜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浇花、冲厕所等)? |
|
|
3、洗碗筷时有没有关水龙头 |
|
|
4、水龙头有没有漏水? |
|
|
5、有没有过量使用清洁剂? |
|
|
6、有没有把衣服储满洗衣机才清洗? |
|
|
到各家各户分发填写调查表,通过调查家庭用水,提出家庭节水计划:
一、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二、拧小龙头,随手关水。
三、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
小组3: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
当地用水分哪几类? |
煮饭、洗衣服、洗厕所、洗脸、刷牙等 |
当地清洁卫生状况好不好? |
一点都不好,到处都可以看见鸡鸭屎等 |
当地水质量如何? |
一点都不好,被污染情况严重 |
人们饮用水主要来源? |
大部分购买桶装纯净水 |
农业生产是否有干旱过? |
没有 |
当地以哪种灌溉为主? |
用农业器材 |
有没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
没有 |
当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
大米,蔬菜,芒果 |
有没有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
有 |
有没有污水处理设备? |
没有 |
根据上面调查结果,提出了农业节水措施:
一、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灌溉,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二、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三、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第三阶段
学生在汇报交流中,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内容有:
2、通过漫画、宣传语等形式,展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向有关部门写的建议书
4、写的倡议书和调查报告
四、学生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生活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具体的工作,使其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人等。一定时间后,还可角色互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分工合作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责任心,增强合作意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友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是上好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奠基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增长了学生的智慧。
(2)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初步掌握了一种新的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会了如何去质疑问难、如何去主动探究、如何去分工合作。这种学习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不仅对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会有深远的影响。
五、教师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方法,活动条件和环境,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制作环保手抄报
活动目标:合
1、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增强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2、增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现象、生活常识的了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组织的观察、比较,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通过经历各种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会,体验探索式学习方式。
活动准备:
1、要求带来环保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为成果展示课做准备。
2、学生带来的环保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有描写环保的词汇和描写“秋”的诗文。
3、设计、创作《环保小报》、上网查找有关秋的各种资料、调查表以及活动照片。
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设计展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又是一年秋风起,枫红橘黄桂花香。在这样美好的景致里,我们能够走进美丽的大自然,闻花香赏美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啊! 然而生活中却也有不美好的事,比如环境污染。
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同学们肯定收集到了许多有关环保的资料。
二、活动成果展示
1、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寻找到的有关环保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推选出汇报人选。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2、集体汇报
请小组推荐代表上台交流(可以出示环保照片、图片、等)
小结:表扬学生独到的发现和仔细观察、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环保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我们一起来编制一张手抄小报吧!让这美丽的充满暇想的时光永留心中,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色彩去描绘、去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动人的画面,并在画面上记下自己的感受在手抄报上展示你对环保的认识。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给小报起个题目,并画一个报头,可以手抄,可以剪言(文字、图片等)
小组讨论交流后,分工完成手抄报。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并提醒注意安全和卫生。)
展示交流(各组推荐代表交流小报内容、分工情况)
小结:延伸课外,举办一起手抄报展览。
三、小结
评价
师:通过研究与实践,同学们对于环保肯定又有了许多不同的认识。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不错。像葛鹏运,他利用ppt将环保美景展现的淋漓精致!你们说呢?
(建议学生参与评价)
师:我从同学们的眼中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环保。希望同学们能永远保持这种探索的兴趣。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设计、创作《环保小报》带来上网查找的有关环保的各种资料、调查表以及活动照片等。
一、教师谈话,启迪学生: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能使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里放飞心灵,去探索,去研究。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
3、学生动手做手抄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