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俭朴——写给父母
(2013-08-26 15:40:23)
标签:
父母事件茶点杂谈 |
老爸、老妈:
我经常取笑你俩老孤寒透顶。
近年来,我似乎都有步你们后尘的趋势。当然,由于我自小赋性疏爽,发展到现在,稍微约束自己的各种生活用度,只会演变成节俭,应该恰到好处,尤比你俩老不知优胜多少倍。
怕只怕如此顺势发展,会不会到年纪老迈时,就变得一如你们的孤寒性格?要如是,可真一大讽刺了。
我记得从前跟老爸上茶楼酒馆,并非十分愉快的经验。
每逢去吃中国式的茶点,老爸一定不分清红皂白,把两只叉烧包堆在我跟前,硬要我吃,还对那些相熟的茶楼伙计散布谣言,寃枉我最喜欢吃叉烧包。
谣言从来最恐怖,又相当惹人信,那些伙计以后一见我上茶楼,立即飞快把笼叉烧包端来,还以为十分讨好。我当时势孤力弱,只好哑忍,对其他美味点心,永远可望而不可即,奈何!
长大了,在中学及大学时期,颇有反抗力量,自然再不容许叉烧包频频出现,却自管自安排喜爱的点心与食物。
可是,难为情的事件依然因老爸的孤寒性格而层出不穷。
每逢结账时,老爸就捧着那张账单,逐项逐项地点数,一如核数师检核财政机构全年账目般仔细,真气死人!那些茶楼伙计总是瞪着牛眼,鄙夷地盯着我们一家。老爸你当然不会觉着这份尴尬,只有年纪轻轻的我,老是有种想找个地洞钻的冲动。
尤有甚者,从前小时候,香港的餐室酒楼都没明文加一小账的规定,于是,老爸你结账时,所给的小账,数目通常使受惠者嗤之以鼻。我在旁边见状,经常羞得胀红了脸。
长大了,自然明白很多事物的处理都是现实与角度问题,饮食机构除了向顾客提供优质食品之外,还应注意服务态度,不能把收人的小账放在大前提。
然而,被服侍得妥帖的客人,实在也应适量地表示对对方的鼓励和欣赏。
我的原则永远是人敬一尺,我敬一丈,才真相处愉快。故此我的小账通常大手笔。
近年,比较上熟习适可而止的做事尺度,在小账处理上也小过态,又没不是,但愿我这种俭朴适中的态度能持续下去,别越老越缩就好了。
你俩老不会怪我这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