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外总应有别

(2013-03-10 12:52:59)
标签:

杂谈

     我出生在金融之家,父亲营商很有本事。当我十岁时,家道中落。穷了十多年,父亲又东山再起,这是实况。
     可是,我从没有挨过穷。
为什么?因为我有一个富有中国传统妇女道德的好妈妈。
     我们的家境一落千丈后,穷的只是母亲。我记忆中,她二十年没有一餐不是在吃爸爸和我吃不完的剩菜;也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可是,我和爸爸一样丰衣足食,妈妈从不让女儿与丈夫吃剩菜,我们走在人前,永远衣履鲜明,衣冠楚楚。因为妈妈说:「我不出门,不做事,不见客。穿什么吃什么都成,温饱即可。但我丈夫要上班,我女儿要上学,都在人前走动,应该有体面,有礼素,有信心,才会自重而又获人尊重。」母亲对亲友尤其大方,节俭两个字永远对己而不对人。
     这些往事令我联想起今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周边都是勤俭、清廉、节俭的氛围,会议上的主席台上连鲜花饰物都没有了,真是好。我从心底里赞叹起来。祖国还有很多很多穷户,我们尚须为全国小康之家而努力。
节俭是美德,浪费是缺德,尤其是「自己家人」的聚会只须踏实,何须注重形式,更遑论奢华?
    但当我们打开门迎接外宾时,适量的得体的铺张还是可以的。毕竟对内持俭,对外大方,是合情合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内外总应有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