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 卞国华)
附:
太平花的前世今生
太平花~无意中在小区附近发现了太平花,这可是有历史有故事的花。
一朵太平花,半部中国史!
此花名为“太平花”,虎耳草科、山梅花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花期4-6月,果期8-10月。原产四川,尤以青城山为胜。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朵看似娇小的太平花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微型缩影。
花运系国运。它以一朵花的形态和芬芳,与中国近千年的历史遥相呼应。
漫长的千年时间里,生长在都江堰青城山中的太平花,在历史的风雨中一路北迁,两次被皇帝赐名,历经五次不平凡的迁徙。
太平花的第一次迁徙
大约在五代时期。据传后蜀王建宫中的“大小徐妃”皆为青城县人。
青城遍山开放的太平花,不仅花白似雪,芬芳醉人,还有“天下太平”之寓意,两位徐妃将太平花移植后蜀王宫,寄托相思,深得王建喜爱。
太平花的第二次迁徙
大约在蜀亡之际。公元965年,北宋灭后蜀,蜀后主孟昶被俘押往汴梁(今开封),太平花遂从成都迁徙至开封。
公元1023年,太平花被作为贡品从青城山启程,千里迢迢运送到大宋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河南的开封。
大宋的第4任皇帝宋仁宗,简直是一见倾心,将它种植到自己的御花园,并赐名为太平瑞圣花。一夜之间,太平瑞圣花成了大宋最有名的花。
太平花的第三次迁徙
大约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代海陵王灭宋时,抢运了大量太平花等珍奇花卉。海陵王迁都燕京,便把太平花移栽到了金中都及中都的西郊。
金朝灭亡以后,金中都皇城被毁弃,只有种在京郊的太平花躲过了劫难,保留了下来。
太平花的第四次迁徙
元明时期。北京京郊的太平花被移植到皇城御花园中精心培植。
太平花的第五次迁徙
清初。太平瑞圣花移植到畅春园和圆明园里种植。
后来因嘉庆皇帝去世,谥号仁宗睿皇帝,“睿”字跟“瑞”字同音,为避讳,道光帝下令把太平瑞圣花的“瑞圣”二字去掉,太平花一名沿用至今。
同一花卉经两位皇帝赐名,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畅春园、圆明园中的太平花全被焚毁,只有长春园中幸存两丛。
1886年,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将幸存的两丛太平花移植到了排云门前,一边一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平花再经劫难。幸运的是,其中一棵存活了下来。
清末,慈禧和隆裕两太后以及瑜妃、瑾妃等常以此花作为礼品赏赐王公大臣,不少的王公子弟都以种植太平花为荣。
专家称,北京的太平花,由于水土原因、多年丛种,生长缓慢,已大不如蜀。然仍香艳袭人,不减当年。
太平花颠沛流离的命运、变化多舛的迁徙,竟然与中国近千年的历史遥相呼应。
太平花不仅是现实中的花朵,更承载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多难兴邦的精神。
任时光荏苒、历史更迭,这朵洁白如雪的小花始终传递着一个朴素的愿景:愿天下太平!
(卞国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