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在这鱼缸里

(2013-04-02 10:49:44)
标签:

紫裕含风

《鱼》

柏相

读诗笔记

 

http://s15/mw690/a1a9622egd957d0e349ae&690

 

生活在这鱼缸里
——浅读紫裕含风短诗《鱼》

 


  妻子经常对我说:“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哭,它怎么对着你笑。”
  开始我还不服气:死妮子,生活这么苦,苦的让人觉得自杀的人真是聪明,你还不让我忧郁忧郁。可后来一想,这个世界,好像还真是她说的这样。
  再后来就读到了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朱先生说得对:“手中的一只鸟,值得林中的两只鸟。许多有大志者往往为着觊觎林中的两只鸟,让手中的一只鸟安然逃脱。”
  能读到紫裕含风的这首短诗《鱼》,是缘于诗歌报论坛2、3月的诗歌金榜。
  在这首短诗里,紫裕含风以一个主人的身份,给我们讲述了一条灰白色小鲤鱼的故事。
  这条灰白色的小鲤鱼,是被主人从买回来的。它与兰草一起与其他2个同伴把家被安置在简易的鱼缸里。它的2个同伴死后,它孤独、自在,或许还有些无奈,它好几次都侧着身子,沉在水底,似乎快不行的样子。可每当主人添水、喂食,它总能挣扎着,再次游起来。最后它终于累了,弓着身子,头与尾朝下,很不甘心,又有些悲壮地悬着,几天的时间,它就腐烂了。没过几天,它的主人就又买回了一些新鱼,替代了它,生活在这鱼缸里。
  推荐者空气说:“几条小鲤鱼,一个简易鱼缸,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小世界。作者从最常见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场景,开掘细节,并以此不断延伸和发散,暗示人类自身的艰难处境,透视出生存的悲壮和生命的无奈,将笔触直指人心,引人发思。读完全诗,不禁掩卷长叹:是我们人类将这些可怜的鱼放进了简易鱼缸里,可又是谁将我们自身放进了生活的鱼缸中?”
  暂且不说鱼缸里养得应该是金鱼还是小鲤鱼,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也无关紧要。我也无意于探讨这首短诗被纯叙述诗性所激发出的无穷魅力。这首诗的确泛透着悲壮和无奈。我只是想,这悲壮与无奈源自何处?我们要逃离这鱼缸?还是要打破这鱼缸?或者是要继续悲哀和无奈在这鱼缸?
  就紫裕含风所选择的词语色彩来看,他是想逃离或打破这鱼缸,不过就“此身、此时、此地”而言,这绝无可能,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三条被买回来的小鲤鱼。
  就空气的推荐词的推荐语气来看,他也不想继续悲哀在这鱼缸里,不过,不想归不想,能不能做到归能不能做到,因为他们毕竟只是三条身不由己的小生命。
  那么,就三条小鲤鱼所拥有的“此身、此时和此地”而言,它们就绝无幸福可言吗?恐怕小鲤鱼不一定是这样想的。
  “三条小鲤鱼”,尤其是那条“灰白色”的小鲤鱼,很明显是有所隐喻,这无可厚非,也无须细究。可问题是,当你是鱼缸里的小鲤鱼,你应该怎样渡过你的一生,因为人的出身、地位、和生存环境,很多时候是不能改变的。与其在悲壮与无奈中耗尽一生,不如在有限的“此身、此时和此地”中,为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将来留下些什么。
  朱光潜先生在谈及“三此主义”的《谈立志》一文中,也有过这样的提醒:
  “志气成就了许多人,志气也毁坏了许多人。既是志,实现必不在目前而在将来。许多人拿立志远大作藉口,把目前应作的事延宕贻误。尤其是青年们欢喜在遥远的未来摆出一个黄金时代,把希望全寄托在那上面,终日沉醉在迷梦里,让目前宝贵的时光与机会错过,徒贻后日无穷之悔。”
  “世间有许多人不肯学乘除加减而想将来做算学的发明家,不学军事当兵打仗而想将来做大元帅东征西讨,不切实培养学问技术而想将来做革命家改造社会,都是犯这种狂妄的毛病。”
  “环境永远不会美满的,万一它生来就美满,人的成就也就无甚价值。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他不像猪豚,被饲而肥,他能够不安于污染的环境,拿力量来改变它,征服它。”
  “要事之成,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的认识与达到目的之决心。”
  “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的人往往有一套自宽自解的话,就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诿到环境。明明是自己无能,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显本领;明明是自己甘心做坏人,而埋怨环境不允许我做好人。这其实是懦夫的心理,对于自己不肯负责任。”
  诗歌应该是催人上进的吧,而不应该只是怂恿人堕落,最起码应该发人有用之深省。过去帝王承继之事,最丑陋者莫过于曹魏和西晋,包括李世民弑兄;而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还有贞观之治,包括后来的陶渊明,不也给现在的我们以莫大的温暖。
  鱼缸其实也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哭,它怎么对着你笑。
  诗歌可以悲,但不能教唆萎靡;诗歌也可以忧,但一定要泛透着大美。诗歌一定不能再让这个时代的绝望雪上加霜。
  陋室鄙言,不足以采信。我个人觉得,即便世界的确悲壮与无奈如这鱼缸,我们的确是被迫生活在这鱼缸里,我们也要淡然唱着,从容饮用这鱼缸里的幸福。
  祝福紫裕含风,祝福过世的三条小鲤鱼,祝福鱼缸;也祝福诗歌报,祝福空气,祝福所有认真地走在路上的朋友。


                                (2013年4月2日柏相于听石斋草就)
 

 

 

◆附:

 

 

◎鱼

 

   文/紫裕含风

 


买回来三条小鲤鱼
只有这条灰白色的活得最久
它与兰草一起生活在简易的鱼缸里
孤独、自在,或许还有些无奈
好几次它都侧着身子,沉在水底
似乎快不行的样子
添水、喂食
它总能挣扎着,再次游动起来
这次它终于累了
弓着身子,头与尾朝下
很不甘心,又有些悲壮地悬着
几天的时间,它就腐烂了
它不知道
几天的时间,又会有新的鱼
替代它,生活在这鱼缸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