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家名篇赏析

(2014-12-04 11:36:12)
标签:

情感

分类: 校本课程
名家名篇赏析
标签:

情感

分类: 校本课程

一、课程概述(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名称  名家名篇赏析

2、课程范畴  紫色语言

3、课程内容 中国篇、法国篇、美国篇、英国篇、俄国(前苏联)篇、其他

4、开发依据(开发依据须引用课程标准中的有的原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经典伴随成长”,孩子们在经典的浸润下,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打人生底色。现在我校六年级的校本课程主题是赏析名家名篇。我们设计的校本阅读活动课,旨在让学生,走近著名作家,欣赏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的熏陶感染下,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读书的魅力,加深他们对众多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同时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积极的情感态度观,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大语文观和文化素养。

5、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学期目标)

    读名家名篇不仅仅是进行阅读技能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家名作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修心、养性、冶美等方面的功能。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书,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启发学生优质的思维,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静化学生浮燥的心灵,滋养学生活泼的性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读名家名篇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进行阅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自主地去学习、讨论,探究自己所喜欢的人物、事件、景观,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愫,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体会到文化神韵所给予的知识魅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增强文化底蕴。真正做到“书香轻拂沁心灵,诗行轻滑渗血液。让学生在于智者和大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二、课程实施

1、学生情况分析:六一69人,六二65人

2、具体实施(在下表中填写)

周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第一周(2.19)

走进朱自清 

推介新书;课外阅读;赏析品评 

第二周(2.26)

走进朱自清 

 

第三周(3.5)

走进季羡林 

 

第四周(3.12)

走进季羡林 

 

第五周(3.19)

走进林清玄 

 

第六周(3.26)

走进林清玄 

 

第七周(4.5)

巴黎圣母院》雨果 

 

第八周(4.12)

巴黎圣母院》雨果 

 

第九周

居里夫人传》 艾夫·居里 

 

第十周

居里夫人传》 艾夫·居里 

 

第十一周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第十二周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第十三周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 

 

第十四周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 

 

第十五周

契科夫短片小说选》  契科夫 

 

第十六周

契科夫短片小说选》  契科夫 

 

第十七周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印度) 

 

第十八周

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印度) 

 

 

    三、成果展示形式及效果(该项内容要与课程申报答辩时评审的点评、要求一致)

  1、进行擂台赛 定期进行名句背诵擂台赛。擂台赛的形式一方面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擂台赛也能反应该生平时的阅读量、理解力、记忆力等。因此,竞赛的形式容易使学生间相互找到差距,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

    2、开发布会 为了使学生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定期组织发布会。会上,或介绍自己阅读的名著,或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介绍相关资料和读物。发布会也是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新书、好书的时机。

    3、写读后感 读后感应是孩子经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升华,从而有所发现并独创的精神产品。学生读过教师推荐的优秀文章或一本好书后,鼓励他们写感想。(制作名家名篇赏析笔记)鼓励学生放开地想,大胆地议,可以是怀疑、是批判,而后进行专题交流。相信学生之间产生了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学生们有了标新立异的观点,有了质疑批判的胆量……

    4、编制读书手抄报 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综合类小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组成班级编辑部,集中介绍阅读周内收集到的相关作家和作品的各种信息。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又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多阅读、多积累。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完成评价项目的多少与平时表现相结合,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目的,促进学生对名家名篇的赏析与品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