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2014-10-28 19:04:18)
标签:
情感 |
分类: 专业写作1 |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二、 通过品词,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抓住关键词理解。如小学一年级的一首诗歌《静夜思》,教师在讲解这首古诗时,就应注意个别字的理解。“举头望明月”中的“望”,向学生质疑是否可以把“望”字替换成“看”字,为什么。然后再启发学生,“望”字是遥远地看去意之意,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也凸显了距离的遥远,而“看”字的意思则一般,不及“望”字念来有味道,表达不尽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深深思念之前。这样一讲解,学生便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到诗歌的情感。
这类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体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在古诗的用词中,语言的简洁之意,凝练之美,感受古诗中的无穷魅力之处。
三、通过诵读,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1、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出抑扬顿挫。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因而朗诵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低沉。再如,《小池》则应以愉快轻松的语气来读出诗人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2、利用吟诵,感受诗歌的经典美。吟诵是中国100多年前唯一的诵读方式,学生通过平长仄短的吟诵,不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而且便于记忆,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如在相约一三五骨干示范课的活动中,我跟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吟诵课《诗经· 卫风· 木瓜》。在教学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两组词语进行比较,“木瓜 木桃 木李”与“琼琚 琼瑶 琼玖”哪一组更值钱?孩子们经过思索都知道第二组物品最值钱,从而借机引导孩子,别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你,你就得不计报酬的加倍回报,让他们懂得这叫君子之风。在形体表演这个环节中,我告诉孩子们这首诗是一首献礼词,并逐句编上手语跟孩子们一起学。伴随着平平仄仄的韵律,不同弯腰度(30°60°90°)的叩礼,点点滴滴的情韵浸润心灵,实现心与心的交融,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孩子们自然懂得要做彬彬有礼的少年君子。
四、 通过想象,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五、通过朗读和体悟,感受古诗中的真情美
六、重视拓展,将古诗活学活用。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