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健康 |
分类: 葡萄酒思考 |
一、先确定买什么样的酒
葡萄酒根据颜色可分为红、白、桃红三大类。红葡萄酒是由红葡萄酿制,主要色素和单宁是在葡萄皮上,在酿制过程中要带皮发酵较长时间,浸提相应成分。白葡萄酒是由白葡萄或红皮白瓤的红葡萄酿制而成。桃红葡萄酒则是带皮发酵时间短,从而色泽较浅,一般是粉红色。你要买哪一种,先确定好。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酒种,例如气泡酒、冰酒等等。先做好这方面的事先了解。
三、学会查看瓶子上的酒标
酒标就像是葡萄酒的身份证,是选购葡萄酒的重要依据。看酒标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是:
1)看酒标信息是否齐全。葡萄酒的标签标注内容应该齐全、准确。主要包括酒名、产酒国、产地、酒精度、净含量、酒庄名、生产商、年份、等级等等。产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老世界葡萄酒国的葡萄酒上,必须包含产地与等级;如果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智力等新世界葡萄酒国的,很多没有等级但必须标明其他相关信息。
2)看背标的条形码。除了上述内容,消费者还可以看背面的国际条形码,例如法国酒背后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是“3”打头,中国的条形码是“69”打头。如果一款酒号称是法国酒,但背标的条形码是“69”打头,那一定是在国内灌装的。
3)看背标的中文信息。有的消费者认为,纯进口的葡萄酒背标应该是全英文的。事实上,进口葡萄酒背标上一定有中文信息,这些信息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核准的,任何商家不得改动或覆盖。如果消费者没发现中文信息,酒要么是走私的要么是假酒,或者不能出售;如果看到背标被遮盖或是改动,酒也存在一定问题。
其实这些工作做完之后,不一定会买到很好的葡萄酒。因为在售葡萄酒的信息如品牌、年份、产区、级别等多如牛毛,看起来是眼花缭乱了,无从下手。在没有足够的认知下,有时候很容易花冤枉钱,为此我们在选购葡萄酒的理念上注意避免两大误区。
四、并非年份越久越好
很多人都对葡萄酒有这样一个认知,即年份越久的葡萄酒品质越好。
可事实并非如此,葡萄酒品质和口感与年份有关,但不是年份越久,葡萄酒的品质就越好。因为酿酒葡萄的质量是决定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果某一年的气温、降水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合葡萄生长,这一年的葡萄品质就好,用这一年采摘的葡萄所酿造的葡萄酒,品质自然会好。但每一款酒都有“适饮期”,不是放的时间长就一定好。
五、进口的酒就一定贵
不少人认为,相比于国产的,进口的葡萄酒肯定身价更高。如果价格便宜,肯定是假酒。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国外葡萄酒中特别是大众酒,质量都不错,其实价格并不贵。进口葡萄酒经过关税及成本核算的处理,进口价格一般从20、30元到成百上千的都有。再由于中国市场营销链条比较长,中间的加价比较高的话,自然终端价格会更高。但现在很多终端价格在80元以下都很多。当然,进口葡萄酒也不是没有“垃圾酒”,这也需要长期间的积累。
前一篇:运营进口葡萄酒的隐性风险
后一篇:论人生之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