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子科技,鉴宝神器

(2019-01-15 20:22:16)
标签:

收藏

分类: 百家论坛

量子科技,鉴宝神器

 

当代科技热词之一当属量子科技,中国科学家走在量子研究的世界前端,把一百多年来科学巨匠提出的量子概念与现代物理、量子力学的理论成果,转化成为一系列量子科技产品,例如有量子通信卫星、量子计算机、量子材料、量子医学、量子精密测量等。其中北京天鉴量子科技公司开发的量子文物鉴定仪,是应用量子信息技术的检测类产品之一。


当代社会乱象之一必有专家鉴宝,鉴定文物或古代艺术品缺乏施行标准与检测依据,仅凭经验与眼学辨识,再有经验的专家也有见识的局限,况且个人知识碎片仅是海洋的一滴水,无从适应存世浩瀚的文物艺术品,出现真假错判不足奇怪。靠嘴巴无依据的鉴宝形式竟成一条获利捷径,滋生了许多打着鉴宝旗号敛财的骗子,成为文博界的乱象顽疾。


谁也没有料到量子科技竟然与文物鉴定产生了交集,量子文物鉴定仪的科学发明,或将成为根治鉴宝乱象的克星。量子鉴宝的神功,就是对检品提取制成年代信息,不论青铜、玉器、陶瓷、字画、珠宝等等,都可进行无损检测,几分钟得出检测数据,断定检品的历史年代(精确到年份),文物艺术品真假身份即现原形。


北京天鉴量子公司为研制量子文物鉴定仪,前期检测过几十万件各类文物艺术品提取数据信息,验证产品性能,目前已是第五代最新产品。笔者记得2017年底该公司举办过量子文物鉴定仪的新闻发布会,成为收藏界关注的重要事件,但许多收藏人士不了解产品功效持观望怀疑态度。


2018年12月8日,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 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组织数十位收藏家,前往北京天鉴量子公司体验见证量子鉴宝的神奇(图1)。

 

这些收藏家是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业界资深人士,个人收藏丰富者达数万件,不乏高等学历、高级职称、IT职业、公司老板等人士,是识古经验与专业学养比较丰富的藏家。首先公司董事长杨建军先生向收藏家简要介绍了企业发展远景、量子科技原理与产品研发应用方面的情况。

 

听了杨建军先生的介绍,许多人感觉似懂非懂,头脑里装满经典物理学的认知,对量子科学的量子信息、信息能量等现代物理学概念难以理解,杨建军先生对收藏家的提问,作了量子鉴宝原理的通俗解读:自然界的物质存在离不开时空条件,物质原状态带有时间信息能量,人类活动改变了物质原状态,同时改变了物质时间信息能量,通过量子文物鉴定仪捕捉人类活动对物质原状态时间信息能量的扰动,就是量子文物鉴定仪的工作原理。听了以上通俗解读,似乎觉得对量子鉴宝明白了许多,千万年以前古人的艺术创作,不仅为后人遗下一件实物,而且留下一份信息能量记录,鉴宝不就是借助工具读取蕴含在实物的信息能量历史秘密吗。


收藏家都是有备而来,随身带来古玉、古瓷、字画、金器、宝石、翡翠、玛瑙、松石及佛教圣物舍利子等几十件检品,时间跨度从史前文明到当代尽有。检测结果列举如下:

(说明:以下图片红字标注的年代均为量子检测数据)

 

例一(图2)、高古玉器类

上图左起:黑皮玉神兽、和田玉瑞兽、马踏飞燕玉雕

下图左起:玉雕剑柄、玉矛、玉璧

例二(图3)、瓷器类

 

上图左起:珐琅彩天球瓶、天字罐、汝窑香炉、斗彩杯

下图左起:珐琅彩花卉纹杯、宣德款杯、珐琅彩金釉碗

检测结果对比款识:天字罐是明成化年制(1465—1487年)典型器,宣德款杯为宣德年制(1426—1435年),均符合历史年代。

 

例三(图4)、字画类

 

上图左起:古帛画、齐白石画

下图左起:启功书法、宋徽宗鹰图、齐白石文书

以上书画有作者名款的,检测结果均符合作者生卒年代

 

例四(图5)、翡翠宝石类

 

上图左起:宝石雕件、翡翠手镯、宝石手镯

下图左起:翡翠珠链、切割面宝石、翡翠扳指

 

例五(图6)、杂项类

左起:三星堆金箔、金钗、沉香佛、蜜蜡、天珠(右下)

(以上藏品均由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浙江、安徽、福建、广西、广东、四川等地收藏家提供)

 

收藏家所有检品测试完毕,检品年代信息多数符合预期,其中有的藏品标注了年代信息,检测结果完全符合标注年代范围。检测出现有几件藏品年代出现误差,例如长期近身佩戴的玉器,镶嵌贵金属托架上的宝石,珠宝玉器饰品未摘除栓挂的绳线,已使用过化学清洗剂清洁藏品等等,都会影响对检品信息能量的读取分析。带款识瓷器出现有测定年份与款识对比提前或推后,或与古人制瓷题写祭祀款及后人题刻上彩复烧有关,当然也不排除鉴定仪的感应灵敏可能造成检测结果误差。


透露一点秘密,有几位藏家在检测摆放样品时,有意遮盖瓷器或字画上年代款识,谨防鉴定操作人员看见,有人站在操作人员身后紧盯其举动,像要发现变戏法的暗藏机关,当然这些都是徒劳的,鉴定过程几分钟一件,操作人员盯住屏幕顾不上正眼细看检品,这些小心眼表现了收藏家对量子鉴宝的关注与严谨的认知态度。


通过体验与见证,基本扫除以往道听途说什么量子鉴宝不准确、不可靠等等疑虑。量子鉴宝以科技手段对时隔百年或存世千年的藏品,作出准确无误的时代判断,说它是鉴宝神器切实没有言过其实,所有参与体验量子鉴宝的收藏家,被量子文物鉴定仪神一样的识别技能惊奇不已。


必须说明,参加体验与见证量子鉴宝的收藏家不懂量子科技,对量子鉴宝的信服不是技术角度的评判,而是对检测结果的认可,对检测仪器的信赖。撰写该文不是为产品宣传站台,而是把文物鉴定的最新科技公布出去,如有认为是为产品宣传,那也是参加体验与见证的数十位收藏家,共同为量子科技的鉴宝神器作宣传站台。


量子文物鉴定仪的面世,尽管目前存在争议与质疑,存在有关机构尚未认可,存在文史研究、文博系统、文物艺术品经营单位等未列入配置,甚至于在推广应用方面遭遇阻力与困难,但是科学创新、技术进步的强大生命力,是任何势力阻挡压制不了的,就像机车、电灯、电话的发明那样,曾经被嘲笑依然流行世界。笔者相信量子文物鉴定仪的发明,也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必将对文化事业与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代考古研究采用有多种科技手段,用于文物鉴定、断代及成分结构分析,主要检测技术手段有:碳十四、热释光、铀同位素、电子扫描、红外光谱、化学元素分析等等,这些检测手段无一可比量子技术检测,存在技术与条件的诸多限制,如取样环境影响、损伤文物检品、检品种类局限、需要数据库标本比对、检测误差大等等。通俗的说就是有的要在文物发现的环境工作,有的取样要损坏文物,有的适用青铜器,有的适用陶瓷,有的适用字画,有的要积累大量参照数据,有的检测结果误差达几十年至几百年。这些问题量子鉴宝轻易破解,达到一机多能,无损检测,适用品类广泛,检测精确到年份,方便快捷,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赢。


量子鉴宝也有局限,只有时间年代检测单一指标,这一指标对辨识文物艺术品是否符合时代特征、判别真赝具有绝对权威定论,任何专家鉴宝都无法清晰的识别年代,仅以主观判定、无据鉴宝的方式必将走向淘汰。量子鉴宝并不否定、排斥文史文博专家作用,专家对解读文物艺术品时代背景、纹饰文字、造型艺术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学养,是科技方法不能取代的,量子检测与专家解读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将是文史研究方向与文物鉴定模式的创新路径。


可以设想如果量子文物鉴定仪的推广应用,会出现哪些社会文明的变化与进步呢?将有许多被民间保护的史前文明遗迹得到社会认可,考古研究的文物断代难题被轻松突破,史学著作过时的错谬学术覌点被最新科学依据纠偏,博物馆藏鱼目混珠的展品可重新查验端本正源,文物艺术品经营完全杜绝假货恢复商业诚信,艺术品金融化方向确真确值的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古玩市场交易发生真赝纠纷有了科学手段的裁定,文博社会乱象逐步得到治理,迈向文明、诚信、规范方向发展。


量子文物鉴定仪推向市场,当然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不高兴是量子鉴宝将改变未来市场格局,民间藏品真品多了,拍卖圈内天价假拍的游戏难以为继了,脱离市场的价值体系崩塌了,资产泡沫缩水破灭了。例如本次鉴宝收藏家带来六件鸡缸杯,检测结果是四件1465年,二件1466年,标有御制官窑款识,比某个人花二亿多元买的鸡缸杯精致多了,某些专家胡说别的鸡缸杯都是假的,全世界仅有几件是真的那些鬼话没人相信了。可见量子鉴宝不仅是鉴物,兼具鉴人、鉴德、鉴谎话的功效,在量子鉴宝面前,那些有显赫头衔、滥竽充数、招摇撞骗的“专家”,将被量子鉴宝的威力打回原形。


对量子鉴宝推广应用最为期盼的是收藏界或民间收藏家,长期以来民间收藏家的形象被污化,民间收藏保护大量历史文物的功德不被认可,收藏品被无据打假,捐赠或宣传展示文物被诬为赝品假货,民间收藏品许许多多颠倒真假的冤屈,期待量子文物鉴定仪验明正身,以科学证据还原清白。量子文物鉴定仪将为民间收藏插上现代高科技的翅膀,成为收藏家的一双慧眼,助力传承中华文明,保护历史文物,坚持文化自信,进入中国梦新时代,开启品质收藏的盛世起飞。


综上笔者认为,量子文物鉴定仪在文物蕴藏丰富的中华大地破土而出,培育它茁壮成长是收藏家们的希望。当然,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量子文物鉴定仪偶尔也有检测失准现象,或是检品或是仪器原因,尚在搜集数据进一步研究,公司追求精益求精,誓达百分之百的成功目标。社会要以支持与包容态度看待文物科技创新发展的艰难,量子文物鉴定仪的成功,将成为收藏家寄望终结无据打假社会乱象最有效的致胜利器。



原文作者:罗明瑞

原文刊载:华夏翡翠交流中心

 

-转载本文谨对原文作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