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针刺顶若等闲粲然泼墨一弥陀

(2018-07-19 14:39:13)
标签:

收藏

分类: HansArticles
  银针刺顶若等闲   粲然泼墨一弥陀

——陈效韩针灸贯顶作画记

孙海雄

http://s16/bmiddle/002XxmEGzy7m9AxE1sz7f&690

 

陈公效韩绘赠蔚濵公山水立轴

陈公名琦,字效韩,江苏南通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卒于1953年。效韩公于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19061909年)就读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由清末重臣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建,初名三江师范学堂1902-1905,光绪三十二年(19065月易名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监督(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李瑞清(1867年-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晚号清道人,江西抚州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李瑞清还是一位学者和近代书画大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苏候补道,署江宁提学使,19061911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他上任后,广延名师团结同仁,广建校舍改革学制,添置设备,增设科目李瑞清的办学理念是: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他给两江师范立下的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他所倡导的校风是“俭朴、勤奋、诚笃”,这些都成为弟子们为学、做人、处世的圭臬。的悉心主持下,一时名师荟萃柳诒徵、刘师培、姚明辉、松本孝次郎著名学者及著名画家萧俊贤皆执教于此,使两江师范学堂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学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瑞清就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伊始,就首开图画手工科,使两江师范学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开设美术专业的高等学府,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开先河的人物。培养了诸如汪采白、沈溪桥、李仲乾、吕凤子、姜丹旭、陈效韩等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培育了第一批师资力量,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为了开设图画手工科,李瑞清特聘绘画名家萧俊贤任国画教师。萧俊贤( 18651949 )字厔泉,号铁夫,别署天逸人,斋名净念楼湖南衡阳人。 从苍崖法师习画,后师从沈咏荪近十载。又上溯古人,从唐代的王摩诘,五代的荆浩、仝、源、然,宋代的米家父子,到元四家,直至清代的“四王”,无所不窥,心摹手追,反复观摩临习,从中汲取前贤的绘艺精华。萧俊贤深谙“师师法亦师造化”的道理,习师法、学古人外,还遍访名山大川,探幽览胜,师法自然,使画艺日臻佳境,卓尔不群山水画气势恢弘,气韵浑厚,意境遽,风格独萧派山水。《清代画史》称其山水出宋入元,以造化为师,日大村西崖所著《中国美术史》称民国以来一大家值得一提的是萧俊贤时年43岁,当时正奉檄准备赴江苏溧水县尉之职受到李瑞清的邀请毅然放弃了这一难得的补缺做官的机会,欣然赴两江师范学堂任教,教授传统中国画。中国近代学校设立美术专科以两江为始,而萧俊贤即成为中国近代在学校教授中国画的第一人。其门下弟子中著名的有吕风子、姜丹书、张善孖、汪采白、胡小石、马万里、胡佩衡日后成了著名画家。其中姜丹书吕风子等还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门下弟子,桃李成行,成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而陈效韩与姜丹书、吕凤子等同窗三年半,情投意合,义结金兰当时要进两江师范学堂,门槛很高。据姜丹书回忆,当时学生入学资格:举、贡、生、监。招生的范围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学堂三省各县派一定名额,学生须经过三次严格考试方得录取。图画手工科先后开设了甲、乙两班,学制都是三年半,共有学生五、六十名。效韩公能厕身两江,有师如此,有友如斯,画艺自然非同寻常。在书法上师从李瑞清,是“清道人”的及门弟子;在绘画方面得萧师真传,其山水画风与萧俊贤相近。1909年冬,效韩公从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曾赴湖南师范学校、扬州师范学校任教,后受张謇先生之聘任通州师范学校美工教师,教授中西绘画、书法及用器画。凡三十年如一日,尽忠职守,与于敬之、顾怡生、王辛伯、张梅庵等诸先生同受啬公器重。啬公创办测绘班,聘请效韩公任测绘教师。卅载耕耘,桃艳李芳,学生辈中有刘子美等著名画家兼美术教育家薪火相传。效韩公于教学之余,勤于挥毫习字作画,先祖父蔚濵公在《祝效韩兄六十双寿》的诗中有“万本云山充箧衍”句,可见其于绘事用功之勤。既得名师点拨,自身又用心研习,其书画作品的艺术造诣自然是不同凡响,《中国美术大辞典》等多部典籍有传。在通师任教时曾与当时同在通师任教的朱东润先生交流篆书的书写技法,各有心得,语载《朱东润自传》和《朱东润·历代篆书的演变》等。

http://s3/bmiddle/002XxmEGzy7m9AOBKUy22&690

 

陈效韩绘赠蔚濵公山水立轴(局部

说起来效韩公与我孙氏很有渊源——效韩公与先祖父蔚濵公是连襟(同为太外公张公月樵之婿)。这样说来,效韩公是我父亲的姨父,我要称他为姨爷爷。效韩公长我祖父11岁,他们即是连襟兄弟,更是书朋画友,志趣相投,情谊极深。先祖蔚濵公之酷爱祖国传统书画艺术,尤喜萧俊贤先生的山水画,是与受效韩公的影响分不开的。他们还有一位共同的好友——宋公梅先,三人最是要好,无论人生境遇如何变化,也无论是遭逢战乱的劫火,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始终不渝,人称岁寒三友。据先祖蔚濵公的《恬庵年表》所载,在战乱频仍的1942年,蔚濵公当时困居在被日寇占领的香港,生活困顿;而先祖母携诸儿女时在早已成为沦陷区的南通,生计维艰。两地远隔千里,音讯阻绝,生死未卜,其时的蔚濵公五内俱焚,焦虑可知。正是在这一危难之时,宋、陈二公雪中送炭,援手相助,在自己同样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对先祖母母子照拂有加,其情“可感之至”。这份经历过劫难的友情弥足珍重。战火消弭后,蔚濵公回到了故里,每逢休沐日他们就聚首效韩公家,茗茶论道,品书赏画,吟诗作赋。他们每得书画作品,辄拿来共同鉴赏,品读其中的书风画艺,评骘作者,其乐陶陶。


效韩公大约是一个性格豪放的人,蔚濵公在《寿刘子美七十》的祝寿诗中有句元龙传画笔,(效韩先生)”,把效韩公比作是三国时的陈登(字元龙,为人有豪气。有一次许汜去拜见他,只是求田问舍,陈登觉得他言无可采,久不与语。后来许汜遇到刘备,在谈起陈登时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据效韩公的第五子陈镇(我称“五伯伯”)亲眼所见,在某个夏日的雨天,大雨滂沱,雷电交加,徐立孙先生(时为通师教师,古琴家,精医术)来为效韩公针灸治头晕(效韩公素苦晕眩头痛之疾),其时效韩公正研墨铺纸作画。宾主寒暄过后,立孙就摆开行头,撮针在手,准备给效韩公施以针灸。立孙对效韩公说:根据你的病情,要取穴百汇,从头顶深刺下去,可能会很疼,你要有个心理准备。效韩公听后坦然一笑,说:那就麻烦你了,但刺无妨。说完后泼墨作画如故,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立孙乘着一声惊雷,人尚处于惊魂未定之机灸针入顶,而效韩公似若无其事,仍心无旁骛,专意绘事如故。立孙曰:我乘雷电为你治病,你乘雷电作画,此画应为我有。效韩公笑而允之。时银针已深入头顶,深达百汇,而效韩公仍怡然盘腿而坐,解衣袒腹,粲然自若,像一尊弥陀佛。儿辈在一旁观看,其情其景,至今仍恍若眼前。从前三国时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美髯翁神情自若,与属下饮酒下棋如故,成为千古美谈。今有陈效韩,雷电交加,银针贯顶,兀自作画如常,亦传为一段佳话。后来邵大樗先生(徐立孙先生同门师兄弟,古琴家)有诗专咏此事。


1953年效韩公辞世时,先祖蔚濵公悲痛万分,写下两副挽联以表对襟兄兼挚友离去的痛挽之情。其联曰:

挽效韩兄

三友投分,卌载如新,每当休沐相寻,呴沫何殊亲手足。

一棺戢身,万事都已,从此风徽长往,贻谋自付好儿郎。

为人善感事难言,脑痛纠缠,遽离尘浊;

知己无多君又逝,朔风凛冽,念此岁寒。

第一副挽联的首联表达了蔚濵公与陈效韩、宋梅先三人情投意合,四十年的交情历久弥新,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第二副挽联的第二联表达了痛感兄弟知己的逝去,让自己如站在萧瑟凛冽的北风中一般,倍感晚景孤寒寂寞,可见他们的兄弟情义非比寻常。

 
原文作者:孙海雄

原文刊载:

- 转载本文谨对原文作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备注:偶然看到海雄兄这篇纪念本人外祖父效韩公的文章及几幅他的遗作, 因此转载到本博,留作纪念。谢谢。


陈效韩绘赠蔚濵公《达摩祖师传经图》   


http://s2/bmiddle/002XxmEGzy7m9Bki24x71&690

《达摩祖师传经图》(局部)

 

达摩祖师本是印度僧人,南北朝时东渡大海来到了中国,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被尊为禅宗的初祖。在效韩公的这幅《达摩祖师传经图》的中,达摩祖师目光炯炯,面容慈祥,好像正面对着善男信女传经布道。祖师被画成高鼻而深眼,从面相和须发可以明显地看出祖师印度人的异族模样。画面上,祖师赤裸双脚,左手托捧经卷,右手似在比划着解经说法,袈裟和须发在微风中飘逸。整个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表明效韩公不仅擅画山水,于人物画也是一位高手。


http://s11/mw690/002XxmEGzy7m9BuimFQ6a&690

萧俊贤先生山水立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