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拼音gkh教案

(2015-11-17 19:34:33)
分类: 教学设计
《gkh》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gkh》是拼音部分第5课的内容,它是继6个单韵母,8个声母之后的声母学习。文中包括情境图、书写区、音形提示图区、识字几个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声母gkh的音、形、书写,还有相关的二拼音节、三拼音节,认识四个字,其中三拼音节是第一次出现。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声母g kh,能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准确拼读声母gkh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4.会认四个生字“瓜、果、禾、火”。
[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声母gkh的音、形、书写,及其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拼读。
   2.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设计了情境图。与编写理念相通,用好这个载体。利用情境歌感受声母gkh的发音部位。
   2.营造趣味。针对刚上一年级的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将各部分的学习置于相应拼音游戏活动中。
   3.贴近生活。语文学习生活化更易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整堂课的设计以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感到亲切、乐于学习,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从而建构新知识,并懂得在生活中用语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龙龙和文文要带我们到拼音岛上去玩,你们愿意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5页。

二、学习声母

1、学儿歌

师:拼音岛到了,同学们快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鸽子咕咕叫着飞过来,小蝌蚪挺着圆圆的肚子游过来,小河哗啦啦唱着歌,都在欢迎我们呢,龙龙和文文还编了一首儿歌呢?这首歌就拼音与识字5这课里,我们快来读读,

A:你们愿意先听老师读一遍吗?;如果你认识他们,可以轻声的跟着老师读。

B:现在你伸出手指,自己指着儿歌读一读,老师小声的和你一块读。

C:谁能大声的读给我们听?

D:大家都这么喜欢这首儿歌,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师:读儿歌的时候,你们注意那些红色的字母了吗?现在请你找一找,以红色字母开头的音节哪些?

  老师选出了其中的两个(ge ke),大家能读出他们吗?

这两个音节中都有单韵母ee前面的两个声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声母。(贴出)

2、学gk

A:大家看这个声母,只要把ge读的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的读音了,跟老师读

B:自己练习读一读,谁练好了,这个声母怎么读,我们一起读一遍。

C:龙龙和文文把g藏在了拼音岛上,大家快来找找把。出示课件

D:老师有一句口诀,可以帮你记住他:9竖拐弯ggg,一起说一遍记住他。

E:请你自己试着读这个声母k。声母k也和我们捉迷藏呢?它藏在那里了呢?出示课件

F:老师有一句口诀:水草蝌蚪kkk,一起说一遍。

三、音节练习

1、练习gaeu组成的音节

1)声母g喜欢和a交朋友,出示课件,师读,学生跟读,

2)同桌拍手游戏练习读,师出示四声问:你会读了吗?谁能倒着读?打乱顺序,你还会读吗?

3eu也想和声母g做朋友,这些音节都来了。出示课件。领读gegu自己试着读一读他们的四声

4)谁能领大家读一读,倒着读领,谁行?打乱顺序也会读的举手?

5)游戏活动

2、练习kaeu组成的音节

1k看大家玩的这么开心,也被吸引来了。他也想和aeu做朋友,我们来看一下。一起读

2),同桌互相拍手读。同样的拍手游戏练习一下他们的四声

3)谁能领大家读一读,倒着读领,谁行?打乱顺序也会读的举手?

4)游戏活动

3,个人挑战赛,认读音节词

四、书写

1、声母gk和我们玩的都累了,让我们把他们请回四线格休息一下吧,想要写好他们,就要先观察,先来看看g,他占什么格,先写什么,在写什么?

2、看老师写一个,在中间格写左半圆,然后在中下格写竖左弯。请你按照老师的样子在书中描一个,在练习本上写3个。

3、再来看看k,,他占什么格?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4.看老师这里,现在上两格写一竖,注意竖不要顶格,要写直,然后再写左斜折右斜。自己描一个,在练习本山写3个。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新的声母gk,学会了他们的发音,字形和书写,还练习了他们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同学们过的开心吗?拼音岛上有许多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去学声母,认汉字,做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