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2012-03-02 14:22: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
2、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3、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用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4、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关心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主动认识和关注弱势群体
2、消除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一些偏见与歧视
3、引导学生自觉关注和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调查、换位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切实感受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群特殊的人,残疾人、老年人、特别贫困的人……,他们和我们
同在蓝天下,特别要我们的尊重与理解。(板书课题:同在蓝天下)
二、活动一: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
1、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提示来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1、2小组试着用一只手收拾自己的书包。
第3、4小组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在教室中走一圈。
第5、6小组扮演聋哑人向其他同学问路。
2、提出问题, “你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
4、小结:他们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但他们更需要我们尊重与理解。
三、活动二:在“资料互传递”中认识到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都是可亲可敬的
1、把自己课前查阅的残疾人的优秀事迹讲述给同学们听。
2、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要赞美这些残疾人?
四、小结:
他们每一个困难的克服和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们以顽强向
上的精神,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帮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便利。(板书课题:生活因爱更美丽)
二、活动一:你知道社会、国家有哪些措施方便老、弱、病、残者的生活。
1、
2、
3、
4、
5、
6、
三、活动二:你知道哪些公益活动?
1、
2、
3、
4、
5、
四、活动三:随时伸出我的手
1、我做“画中人”,让学生自我反思,换位思考
2、先分小组,选出组员做途中的残疾人。
2、其他组员做残疾人的家人。
3、出示书上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扮演角色。
4、如果你就是图中的残疾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5、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小结:爱是种子,撒播在人们心会生根,开花,结出美丽的果实!
五、你知道有多少节日是为老、弱、病、残者者设立的吗?
1、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全国助残日是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国际残疾人日是12月3日;我国的老人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国际老人节是10月1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一句问候,一把搀扶,一份捐赠,一次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我们能做的很多很多。献出我们的爱心,伸出我们的双手给老、弱、病、残者以无私的帮助。
二、活动一:成立我们的爱心小分队,参加“助残、敬老、帮困”的爱心行动。
1、
2、
3、
4、
5、
6、
三、活动二:召开“爱心工程金点子竞标会”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出主意,想办法
1、请同学们就前面提出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
2、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不能实践的“金点子”写下来,交给有关部门。
3、验收“爱心工程”。4、然后评选出“优秀工程”和“优秀工程师”。
四、活动三:写爱心日记。
1、学生把自己帮组残疾人的经历,感受写下来。
2、小组交流。
3、小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们要同欢乐,我们要共风雨,我们要珍存同一样的爱。
五、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利用报纸、杂志、网络等载体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学会收集有关
老、弱、病、残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