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2022-05-01 08:55:18)
标签:

百花山主脊

瞧煤涧与宝地洼

髽鬏山战役路线

鬼门关与灰树塔尖

煤窝与大寒岭

分类: 房山篇
瞧煤涧主沟修建越野公园,阻断了北上主脊的路线。观察地图,西沟曲岖涧能绕上去。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2019323日,前往一探。800瞧煤涧路口矗立着巨大的变形金刚大黄蜂,越野公园的招牌。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越野公园地图。包括了瞧煤涧主沟北部,山神庙山改称瞧涧峰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公园简介。
不过本人来瞧煤涧,一是走通百花山主脊,二是看看地形,过去的古道会怎样穿行?前文提过刘仁恭筑馆大安山,除走大石河南线,应该还有北线
此外,《房山120 凤凰山侵华日军刻字》、《房山125、126、127、128 房山几处侵华日军照片的拍摄地点》都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孙仲连部7月底沿大石河一线布防,89月中旬坨里万佛堂一带与日寇激战处。其中,日寇824前占领坨里,进攻口头山825占领口头山北侧的三脊洼尖829占领凤凰山留下“七八一,伍藤山,昭和一二··二九,占领”刻字。915占领房山县城
当时疑惑日寇南侵,为什么主要战场在房山老城北方山区?而且时间集中在8月底9月中旬
查当时主要战事,是南口战役髽鬏山战役
南口战役卢沟桥事变后,汤恩伯部以昌平南口为中心,自88沿长城一线,阻击日寇沿平绥铁路西进山西。其中,823日寇占领镇边城,突破西侧的水头长城,攻击怀来,对汤恩伯部形成包围。26汤恩伯部撤出。
髽鬏山战役南口战役的组成部分。811卫立煌部石家庄北上增援,19陆续由张坊周口店分路沿山区北进。日寇门头沟堵击。824卫立煌一部千军台与日军遭遇,打响髽鬏山拉锯式915卫立煌部撤出。
能不能认为:孙连仲部固守坨里万佛堂一线,是为了掩护卫立煌部北上,是髽鬏山战役的组成部分?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查到资料: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增援南口为第14军的第10、83、85师军部。其中:
1、李默庵(兼军、师长)10张坊经涞水紫石口进入野三坡,过九龙奴才岭到宛平县张家庄齐家庄,从小龙门沿长城南侧西奚古道,越梨园岭燕家台柏峪天津关龙门口沿河城,渡永定河,支援镇边城824攻占大村。可惜23日寇已占镇边城卫立煌部撤退后,转髽鬏山北翼。
2、刘戡83师部、249为第二队,从周口店谷口,经磁家务河北班各庄佛子庄红煤厂大安山,翻越大安山西山大岭(百花山主脊)进斋堂川
其中,陈武249瞧煤涧,转大寒岭南麓王老庙,东赴千军台庄户,阻截东来日军,掩护主力右翼,寻机渡永定河,支援镇边城
再其中,249一个团自班各庄陈家坟北上,越水峪东大尖,下南港沟24日中午抵达千军台,与日军遭遇,击退日军。25,日军抢占清水尖1528米)制高点,249抢占西南的桃玉山1300米,桃树崖尖东?)和髽鬏山1524米)。
3军部为第三队,按二队路线越大安山,翻大贝梁(大背梁?瞭望塔?),下通州峪军部西胡林
4、陈铁8583247为第四队,到大安山后分道跟进:85师部、255瞧煤涧王老庙千军台8324785253继续翻大贝梁,下通州峪247大村
查到:李默庵10师部驻灵水,陈铁85师师部吕家村,刘戡83师师部金鸡台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瞧煤涧前段沟深坡陡,无人居住。转弯,先看见宝地洼东北侧的月牙鞍
月牙鞍也应是过岭主要鞍口。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路从狭小的涵洞进入,上部是大安山运煤专用铁路
铁路来自陈家台,自陈家坟进洞,仅西流水沟水峪北侧和瞧煤涧三处露出,其余都行山腹中。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涵洞,有道向后(东)折返去宝地洼
前行,左侧直壁有个大洞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洞口挺高。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隔着挺深的排水沟。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洞口不小。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洞厅敞亮。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伸向西南岩缝。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没带头灯,不能深入,凭手机微弱亮光拍张内景。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岩缝出口。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洞口,对瞧煤涧宝地洼山脊转角。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前行,瞧煤涧主村。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破壁而出的“车头”,代表曾经的采煤史。采煤大幅度改变了原来的地貌和路径。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村中心位于曲岖涧汇入口,海拔约650米。主路右拐越野公园,支路西上曲岖涧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坡高处有瞧安刘家两个小自然村。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顺沟是曲岖涧自然村,住户多些,海拔约800米。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打听上山路。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与主村北沟隔道山梁。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回望来路。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沿沟而上。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主沟有段砂石路,像个小水库。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拐山梁,轮胎护栏,进入越野道。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视野开阔,远处可见大寨顶
有小道横切西梁鞍口,可直下大安山矿。这是刘仁恭北线路径?走寺上梁太陡。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曲岖涧小村。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坡两道通瞧安刘家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已是山脊,海拔约1050米。水泥路分岔北上、东下。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北上,不远就是主脊。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瞧煤涧主沟分东西两岔,脚下观景台是西沟东沟隔道小山梁,远处平缓山头就是灰树塔尖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主山脊海拔约1170米。东望灰树塔尖,有根细高的测风塔,海拔约1320米。远处水峪东大尖
之前由陈家坟北峪岭西东大尖,探83249翻山道,异常陡峭。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南望全貌。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沟很深,道路半腰绕行。右侧是刚才看见的观景台。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曲岖涧上来容易。主山脊西去是土路,前面是山神庙山,公园改称瞧涧峰
驱车直奔莲花坑老龙窝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上坡回望,主脊道路,右侧曲岖涧绕上来。
百花山主脊在这一带改为东西向,到灰树塔尖后一分为二:东南脊去东大尖铁坨山,东北脊去大寒岭髽鬏山清水尖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上。山神庙山不高,海拔约1360米。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山头北侧绕过去。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转主脊南侧,远处是《房山181》下行的寺上梁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北拐便是鬼门关,一道防火带拦腰横到寺上梁南侧。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望寺上梁,看不见三脚架。脚下树密,并不觉危险。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南望曲岖涧。《房山181》从右侧山脊下大安山矿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看不见曲岖涧小村。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鬼门关海拔约1320米。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不幸前面有防火员值守,禁止前行。废半天口舌,答应停一会儿,拍几张照片。
鬼门关本为陡崖,人工硬开凿而成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侧直崖与西侧巨石本是一道岩脉,人工一劈两段。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房山181》自对寺上梁南侧看这里,便知多么艰险。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停车处是防火带起点,能走,但斜面,有一定危险。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山脊乱石陡坡。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道路北行杏树台,是东看煤窑四村大寒岭最佳位置,可惜不让过去。
西绕瞭望塔莲花坑,都是密林,无所谓了。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房山178史家营村观音庵顺治碑提到泥窝村,后改称煤窝。现有四村:杨家村张家村吕家村杨家峪村
这里是煤窝盆地南端,东北可见髽鬏山1524米)清水尖1528米)。就百花山主脊整体地势看,煤窝四村应是主脊的塌陷
这一塌陷构成了西山古道的最重要线路,重要关口就是吕家村东侧梨树台820米)上的大寒岭关960米)。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这条古道由王平口清水涧清水涧沟大台沟),自千军台北沟西上大寒岭1156米),西下煤窝,再北下军响斋堂
不巧的是这里看大寒岭关城,正好被南侧山体挡住。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疑惑:前文提过的民国游山专号》,周肇祥等1929年(早于髽鬏山战役)第二次去史家营走的北线:王平千军台大寒岭后,西下煤窝两岔口军峪(军响)、斋堂,再南上马栏庙鞍梁
为什么不直接大寒岭走山脊?或煤窝西上杏树台鬼门关杏树台一带过于高耸?瞭望塔莲花坑老龙窝一线过于林密、无路?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原路返回。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山神庙山(瞧涧峰),不上了。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下坡,主脊上的各峰。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南东大尖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北转,看见杏树台拐点。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煤窝全景。
髽鬏山,海拔1524米,是卫立煌部激战20余天的核心阵地战役简况:
827日,髽鬏山全线激战。郝家骏255替下249,接防庄户桃玉山髽鬏山。当夜249千军台南潜行王平口关城以东。28日夜,与255东西夹击王平口板桥日军。829日,完胜而归。
830日,日军增兵进攻桃玉山庄户,夜间又绕行北侧失败。同时,加强房山一带攻势,企图切断守军退路。92佛子庄东南下英水被日军占领。
95-8日,日军飞机大炮反复轰炸髽鬏山,步兵向髽鬏山左右翼进攻,均被击退。
99日,守髽鬏山255伤亡大半,249接防。11日,10增援。日军强化攻势,髽鬏山尽成焦土。13午后,髽鬏山主阵地失守
914日,固守大寒岭山神庙,保障与房山孙仲连部联络,阻止日军通过大寒岭关隘进入斋堂川
91585253一个团在大寒岭掩护,卫立煌部与南口撤过来的944路撤离。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杨家村张家村吕家村三村离得很近,而杨家峪在小山梁北。
有明显的小道杏树台东下。命名多年的(响)(煤厂),应从张家村上来。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当年,陈铁85师师部吕家村,并设战地医院。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梨树台属于杨家峪,东侧大寒岭关城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房山县志》记两个摘星坨:一个在上方山,见《房山92》;一个似乎就是大寒岭“《记纂渊海》(宋):摘星岭在府西,高入云霄。光启(唐僖宗,885—888年)时,辽人幽州刘仁恭穷师踰摘星岭追之,又名斋星坨”。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补房山51大安山》提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百花山东延主脉,又称大安山大寒岭瑞云寺行懿禅师功德碑》有“观瑞云形势,甚可爱也,北冠大寒,南带龙泉”。
大寒岭还有过大汉岭大汗岭两种写法,都代表牧民族分界线。明末《帝京景物略》:“繇(由)王平口,过汉匈奴分界处,曰大汉岭”。而民国《房山县志》的《房山在京兆位置图》中,将“大安山”写作“大汗岭”。
现在地图标注的大寒岭仅是关城南侧的山体,而主脊分岔最高点俗称灰树塔尖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再南东大尖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瞧煤涧段主脊低出不少。南(右)下瞧煤涧,应该是主要古道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再次进入越野水泥道,回看山神庙山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南可见西苑村大寨顶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大安山,可走瞧煤涧主沟。但西过曲岖涧,横切西梁鞍口,最便利。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相对瞧煤涧沟口狭长,沟内地势开阔平缓许多。查到9月15日卫立煌部94师4路撤离路线:
1军部85东道,经过20小时疾行军,916傍晚走出周口店山口。日军已占领房山县城,快速部队逼近东侧白塔山,企图封闭谷口。时值大雨,军部冒雨连夜转移。
17日天亮到达涞水县东郊,日机轰炸涞水县城。晚间易县东郊,恰逢中秋节18,到满城曲阳,跳出日军合围。
283中左道,经大安山红煤厂张坊,跟趋涞水
310中右道,经斋堂杜家庄张家庄奴才岭野三坡紫石口张坊,走间道,稍西侧。
494西道,从龙门口村沿西奚古道南下,经野三坡紫荆关曲阳撤退。
问题829日军已占领凤凰山92,占领上、下英水卫立煌部怎么到达周口店谷口?自南窖,东翻风口鞍、下车厂?自猫耳山主峰,下长沟峪?若过三合村水峪村,则直接下黄山店,不用过周口店了。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去大寒岭方向看看,还隔个山头。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过山头,水泥路南下,土路东走灰树塔尖北侧。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南侧是瞧煤涧东沟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土路前行百米,一道栏门没锁,这是北下大寒岭千军台的防火道。
不去了。几次自板桥千军台登山都被拦下,大寒岭可能也有防火员。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原路返回。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曲岖涧,上望寺上梁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曲岖涧交汇口,东望瞧煤涧主村,东坡有两层越野道,与山梁东南的宝地洼村相连。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村北主沟,完全被越野公园占据。什么时候开通(响)(煤厂)过山段?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出村,东南横切,绕行宝地洼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转弯处,回看瞧煤涧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南荒山峰丛,一桥跨沟而过。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这就是陈家坟过来的大安山运煤专用铁路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侧是瞧煤涧主路专用铁路仓促出露后,又钻入大山之中。再露出便是大北河重善桥北侧的终点。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宝地洼出行,还得北绕瞧煤涧一圈。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北去宝地洼。东北山脊有月牙鞍行字鞍两个低点,应该也是穿行千军台的古道。不知卫立煌部是否走过?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月牙鞍已修路。行字鞍更低,但尖峰绝壁,原始峰丛。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宝地洼住户散落在沟西山坡上,大小道路东转西拐。高处新路与瞧煤涧相接。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这里看不见东大尖行字鞍东大尖之间的险峻山脊称石人梁
曾从东大尖下望,看不出路径。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过村委会。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顺车道稀里糊涂来到村委会上方平台,有个水池。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瞧煤涧不让走,月牙鞍应该可以过岭。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下望宝地洼,主道盘绕,步行小道交错,反而便利。
西侧坡下便是瞧煤涧,两层车道相通,过去看看。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拐,去月牙鞍路窄,只能走农用车。
西转瞧煤涧上层道,有大石块阻拦。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看刚才到的水池位置,下方是村委会。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侧便是瞧煤涧村,下面一层车道。
对面便是走过的曲岖涧沟口,上部瞧安刘家两个自然村,鞍口可下大安山矿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南侧绕下,两层车道都是越野道的一部分。远处是西沟山神庙山,看不见东沟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再下,水泥路端是个独立小院。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奇怪:距瞧煤涧主村很近,却只能台阶下去。每次开车出行要东上,绕一大圈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原路返回。宝地洼瞧煤涧仅隔南侧小山梁,远处可见运煤铁路桥。与中山水峪直线距离也不远,却隔着陡峭的贾胡山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脚下的瞧煤涧主路,挺深。漫坡梯田养活了多少代人。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一圈下来,才中午瞧煤涧沟口的大黄蜂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顺便记梨树台大寒岭关城月牙鞍穿越大寒岭,单篇。
两次从千军台大寒岭被拦。2019721日,东灵山返回途中,从军响煤窝一转。先去杨家峪,不想道路破烂不堪。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看不出古村模样,没有一个人影。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沿土路南上梨树台
这是大寒岭北侧,没有一丝凉意,气温高达37。刚从灵山下来,酷热难熬。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梨树台东侧,才是水泥路。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没几户人家,路边晒着杏核。东侧凹陷山脊便是大寒岭关口,正中窝头尖横亘东侧。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沟中小道东上。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路径清晰,但夏天真不能爬山,热得喘不上气。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转南,上有电杆。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下望梨树台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小道汇入防火道。梨树台上来不到20分钟。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几步就是大寒岭关口。东对窝头尖,左(北)下曹家铺千军台,右(东南)下千军台坑(煤矿)。
有必要再提民国游山专号1929年春游记凌文渊记有:“搭门斋铁路火车,到清水涧。当时主线修到清水涧清水涧十五里到板桥站,为支线。换坐山轿,十里千军台,十里大寒岭。直达岭前,长松苍秀,独立于毗卢寺前。养庵(周肇祥)说:这大寒岭古称大汉岭,或是从前辽宋分界的地方。又闻去岁(1928年)奉晋两军对于此岭大作争夺战,可证此岭在军事地位上确有价值。急转直下,五里到岭脚,宿在吕家村杨家宅吕家村为岭北的四村之一,连同杨家村张家村杨家峪的三村,名为煤窝四村。第二天,过煤窝两岔口七里河等处,十五里到军下军响)”。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周肇祥游记:“自门头沟清水涧为正线,清水涧板桥为枝线。……自是偏南,溯清水而西,水出大寒岭,东北流注于永定河。……至板桥九公里半。舆骑西行,七里庄窠(户)。八里千军台,有古槐,村外群山嵯峨,杂树蒙密,涧壑幽邃,烟云冲深。五里大寒岭,古称大汉岭。越岭而南,渐入汉地,岭之得名,必于宋辽(?)时也。一迳盘曲,蹑磴而上。磴道盘曲,数十折至岭头,有毗卢寺,意即古大士殿遗址。清康熙十八1679)年詹事府正沈荃碑称:大方上人澄翼不食五味,刺舌血书华严,宴坐岭间,诵经为业。感里人为构数椽,后成名刹。道光四1824,兵部主事李涵添建文昌阁记则云:寺建于前明。是其地本有寺,或岁久颓废,澄公募缘修复。长安可游记(?):岭上高松如盖出天际。今寺有松拳曲,高仅出檐,惟隔墙一松嵉峙,骨干尤古,枝枝矢矫,有严峻之观,在明时已见称,其阅世可知矣”。
路南侧就是大寒岭关城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维修一新,缺少了沧桑。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当年人来人往,都由狭小的门洞过关。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西侧为外,有个小瓮城,还剩残存墙体。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东侧为里,地势平缓。
曾经的毗卢寺古松文昌阁都没了,毁于髽鬏山战役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防火通到梨树台南侧,绕远。原小路返回。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周肇祥游记:“下岭五里煤窝,即古泥窝,有四村焉,曰吕家村杨家台张家村杨家村。时已薄暮,止宿吕家村杨姓家。居民八十户,杨姓二,余悉吕族。问住此几世,不能对语。语音重浊,迥异北平,山深土厚故耳。产胡桃杏仁,胡桃味甘滋益,欧美人喜食之。秋季入山收购者相属。水旱无忧,坐以待价,真乐土也。……二十六日卯正行,三里两岔口,杏树繁密。……东望一山,逶迤高旷,朱萝瓦绿树,俨披画图,疑即杨家台(杨家峪)。七里新立屯,五里军峪(军响)下村,一里上村”。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还是疑惑:周肇祥等去史家营,为什么不上杏树台,沿山脊走莲花坑老龙窝呢?
8年后,这里是髽鬏山战役的交通枢纽。
房山183瞧煤涧与大寒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