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173野三坡白草畔与房山大黑林

标签:
野三坡历史两个白草畔森林草甸房山山源大黑林与大房山 |
分类: 房山篇 |
北京西山大致三列:北为灵山—黄草梁—居庸关,中为百花山—大寒岭—清水尖,南即大房山。
白草畔为百花山的最高峰,为房山与门头沟界岭。涞水侧所称野三坡白草畔,在九龙镇的北边桥村,实为房山大黑林西北坡。
镇上村曾划入房山?北边桥、南边桥、罗古台是老地名了。
9:00,罗古台村岔口,东去白草畔景区。
东上路窄。过大泽村,立有奇怪的“老人官”宣传牌。
查资料得知:野三坡分上中下三坡,上坡为九龙镇一带。三坡称“野”,源于历史上多为化外之地,涿州代管,不设官署。三坡分别推举“家道殷实,素孚重望”的老人管理各项事务,称老人官。
乾隆版《涿州志》记有“盘坡,州西三百里。涿鹿八景记,坡有上中下之分”。“上坡,至城三百五十里,老人一,管村庄七”;“中坡,至城三百二十五里,老人一,管村庄五”;“下坡,至城三百里,老人一,管村庄十二”。

9:40,到达北边桥村,野三坡白草畔景区大门。
导览图。按位置,主峰就是房山侧的大黑林。按标高,主峰指东北侧的白草畔西峰。
不过几分钟,便来到滴水崖。
不承想,坚持几分钟就是平路,幸福来得有点突然。
东北就是白草畔及西峰。白草畔五指峰是百花山脉最高点,海拔2161米,北京第三、房山第一。
白草畔西峰海拔1980米,是房山、门头沟、涞水三区县分界的交汇点。其中,东接主峰山脊为房山与门头沟界山。西下山脊为门头沟与涞水界山,南(右)下山脊为房山与涞水界山。
左侧是绕过来的峰岩,脚下是路过的刺天峰索道下站,沟中是景区里的北边桥村。
对面山脊就是涞水与门头沟分界:白草畔西峰西下山脊形成鞍部,鞍部为门头沟的公涧铺村。山脊西上为铁镢山,海拔1713米,为百花山西侧重要山峰。
百花山、大房山源自哪里?民国《房山县志》有句话:“有大山必有大川。大川者,山脉之天堑,亦即山脉之指南。水向何处流,山即向何方走”。
就山形沟壑而言,百花山应源于(东)灵山南侧的小龙门垭口,过铁镢山东拐,过白草畔东北而去。
这里是地图标注的大洼岭主峰,海拔近1800米。
向右辩出棺材山、黑牛峰、大洼尖,远处翘起的是白云坨。
南侧露出宝水一角,可见108国道、涞宝路岔口。大房山东南而去,可见种子台山、大地港山、红井路东下的豁口。
南侧这么陡!漏斗形纵沟直对西泥洼。黄土岭红房子侧有道东上山脊,能翻到西太平水库?山后就是西太平、东太平。
108国道过花台、东村,去大安岭。
草甸不大,东西三趟小路。
“恭喜您已登上海拔1980米的峰顶”,刺天峰到了?
这么高竟然有个蚂蚁窝。
东南脚下,就是大房山的起源,左侧堂上,右侧宝水。
民国《房山县志》描述大房山:“其脉自塘(堂)上南、豹儿水(宝水)北之土花岭(土虎岭)起,东南延至十渡北、庄户台南。山脉循拒马、圣水间,稍折偏东,至大嵎岭北(大洼尖)、霞岭南,折而东北。西北带圣水,东南俯平原,至(县)城北之口头村而止。屈曲二百余里,皆大房山脉也”。

前一篇:新浪博客又丢失多篇博文
后一篇:房山175北京也有雪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