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62 草坨顶与皋儿沟

标签:
龙门口西沟无名寺址“双节棍”猫耳山古道山口南胜路绝壁十八拐 |
分类: 房山篇 |
地图。图中黄线为铺砌山路,橘黄为野径。
此山无名,村民称草坨子,缘于山顶的草甸吧。《房山县志》将猫耳山称“茶楼顶”。有:“东北至东岭(在三安子东,村人呼为东岭)之风口鞍”。“三安子”,南窖东的东、北、西安三村,现在已整村搬迁。又有:“东大岭,城西北三十里,车厂通三安子”,“风口鞍,车厂通三安子之山口”。《房山县志》将草坨子归为连泉顶的支脉,有:“连泉顶,城西北三十里,自茶楼顶东北之风口鞍,东北行至羊耳峪上店西北,至杏园过岭之山口皆其脉也”。皋儿沟在《房山县志》中称“阁儿沟”。
另,曾由车厂,过十字寺口,修路去南窖。未查出路初修于民初“房山高线”时期,还是解放后?若开山洞,洞长
一公里多,就可到达南窖的东安村界。前两年,南窖提出开隧道,通“南(窖)胜(利桥)路”的计划。现在南窖三安人已搬迁,这路不知还修否。若修,南窖出山的确近了几倍。南窖见后文。
现在爬山起点,在龙门口村南的“九龙煜泉”饭店。
本人1995年五一,曾在村西沟见过石碑,按地形,这里应该有过寺庙。
村西沟口有片槐树林。
沟端有一崖坎,天然水道从左右交叉与此。
《房山县志民国版》有:“广教寺,在车厂北、金陵南,已圮”。应该是广教寺。
当时石碑约1×0.5米,与这个石柱相邻不远。
登上台地,是一片平坦的槐树林。
这里有建筑台基,现想应是大殿遗址。
由遗址位置,左斜上,可到修好的山路。
正好是上山与十字寺金陵道路的十字路口。左下十字寺、右去金陵。
可见上山隐约路径。左下去十字寺,左上为十字寺上山路径。两路在山尖交汇。
上到第一个山尖,是与十字寺路交汇的位置,暂称岔口尖。
北望皋儿沟。《房山60
三峰山到连泉顶》的爬山路线。
三峰山南侧。
其实三峰山有五峰:最高峰在西北、草坨子东的分水岭,无名;中间三峰相连;东南峰如图右。
有人将西北最高峰称皇陵尖。按理右侧、最低峰是皇陵尖,因为在金陵位置看见的是最右山峰,后面四峰是看不见的,参见《房山14
金陵》。
在岔口尖上望。这里不过是行程刚半。
陡壁崖岩斧削,乱石陡直。好在中间有一崖间窄缝可攀。
第二天,天气好点,好友在“双节棍”上部拍下的十字寺沟废弃道路。
十字寺沟隐约在雾霾中。
左望。十字寺沟端部坡陡。
右望。可见皋儿沟下山路。
东看十字寺沟。这里曾是去南窖的古道。
本人有次从猫耳山过来,到风口鞍太阳已落山,为赶路抄近道,下十字寺沟。
前面低处也是一个古道山口,由皋儿沟到北窖。没有查到旧名。
三峰山的端部山峰。
南望山顶洼地和草坨顶。
这是皋儿沟爬山最累的一段。说十八拐,数数三十多拐了。
绝壁有两峰,南峰稍低。
曾从这里沿瀑布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