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61  连泉寺、沟

(2013-07-12 20:33:26)
标签:

连泉顶与凤凰岭

连泉寺

明碑

金章宗陵

坟山

分类: 房山篇

接房山60,路线图同上文。连泉顶下连泉寺。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先东侧绕下。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连泉顶到凤凰岭有一陡降断崖。

下面就是羊耳峪到横流水沟杏园的过岭古道隘口。现在少人走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沿山脊西转而下。

以下多用20104月照片,虽色彩单调,但少叶易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看见了连泉寺遗址。

西为三峰山北侧。连泉在山阴根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遗址四周林密,路径如图。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从北侧后部进入。若由连(双)泉沟上山则相反顺序。

这里应该是塔区。现在已是砖石狼藉,但能看出塔基所在。

资料:1982年时尚有7座和尚塔。塔为方形,砖石结构。塔前有石碑,刊刻法号。另,寺东北有座独立塔。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20104月,有人做的供龛。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201210月。或许是7.21大雨冲毁?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乱草中一块墓塔碑刻。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额:“倚公灵塔”。

碑首雕龙,有角非螭。

下面几座碑首也是龙首。看来明代还不太讲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文:“大房山连泉寺建造倚公辞缘归空灵塔塔记

钦依内府汉经厂书文大慈仁提点雨天泽撰

大兴隆寺临济正宗清虚道人荣弄(?)庵书丹

洪惟释氏源流,终无边际,法门最胜,凡圣莫测,一言难穷于事理,三藏无尽于华夷。圣贤出现莫离于生死,凡夫幻躯岂免于无常。生死之道,古今一尔,切□。连泉堂上倚公者,乃金台宛平县刘姓子也,自生以来,聪敏慈善,温良恭让。幼而习儒,壮而从释,昔有闾阎士庶尝闻。开山印宗能禅师遗徒第二代玄公禅师,道学超群,事理□□,名闻诸方,声徧此土。由是刘门将倚公舍送出家,投公为师,法名德倚,□□隐山,禅□颇通,戒行精严,出类拔萃,遵为住持。率众焚修,祝延圣寿,务物无增无减,是事有始有终。卒于嘉靖十三(1534)年十二月初八日,奄然□世,忽尔西皈,茶毘荐悼,殡殓窀穸。有徒住持圆寿、隆,不胜剃度训诲之恩,□工建立浮屠之塔,虽有相而为虚,妄然无心而不作,佛是已。建塔请文□碣为记,用作远图永贻诸后知耳。

法徒圆寿、圆隆,法孙悟记、悟官,重孙本春、本月、本晓、本学,累孙真清、真淮、真洪。

大明嘉靖二十六(1547)年岁次丁末孟夏吉日立石,镌字匠齐山刘堂、刘章、刘玉”。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结:

1、大兴隆寺。附近燕山的白水寺,曾名白水兴隆寺。此外,长安街原庆寿双塔寺,明代重修,改称大兴隆寺。临济正宗,正定临济寺是临济宗的祖庭。第一次知道,临济宗和尚自称“道人”。

2、倚公,连泉寺开山印宗能的徒孙。法名德倚,下碑有其名,为第三、四代众主持之一。

3、前文《房山56 中和峪吉祥寺》“英国公山场记”也是“镌字匠齐山”。下文两座连泉寺碑也是。看来,他们是羊耳峪一带主要石匠家族。

 

散落的石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另一座墓塔碑。

与《房山56 中和峪吉祥寺》东岔口挡墙下的“文字已尽”碑相像。所以,估计那是吉祥寺无涯和尚的墓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文可读:“建塔寿铭

盖闻佛居鹫岭,弥勒住世,古迹圣境,数载迷宗,昔乃文殊化现。祖公印宗明教接续重修连泉禅林,度徒百众,人□□化,涅盘寂灭双林,建立浮屠宝塔。□者常公,祖□□顺天府固安县当渠里王蟒店周姓族门赵氏之子也,父母善念舍送空门。于景泰年间舍送于连泉寺出家,弃俗拜礼大善知识印宗能禅师为□□明教□。常公号寂安,于师上首弟子,昼夜□□,搬柴运水,□□精持戒律,实守清规,向乃业林之栋梁,实是僧中之□袖,大众保凭住持于弘治年间,领众焚修香火。圆寂于正德十一(1516)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奄然逝□□□□□。今者孝徒德进,蒙师训教之恩,无伸可报,今□□普化檀那(施主),辐辏貣粮,建立浮屠宝塔,遗流后续永远□养。

孝徒德进,法孙圆月,重孙悟湛、悟力、悟定、悟景,累孙本升、本义、本换、本钊。

本山后学书记悟香撰。

嘉靖三十一(1552)年三月初九日立,镌字匠刘堂、刘章、刘玉、赵文孝”。

 

    还是散落的石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一个覆钵式塔的相轮。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草丛中的残塔,应该是“常公墓塔”。

地宫盗洞。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看来,地宫至少被盗2次。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这座可辨塔的位置。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南侧不远的主碑。

碑首、碑身分体凿刻,插槽连接。现在,碑首横卧在地。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首。“重修连泉禅寺碑记”,“泉”字像“宗”。称此碑为“重修碑”。

明代螭与清代不同,位于两侧向下,头部长角。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文:“重修大房山连泉禅寺碑记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前左春坊右谕德经筵日讲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李时篆额

本山后学缁嗣太虚圆净撰

盖闻释迦世尊修梵行于无量劫来证佛果于贤劫(住劫的第九小劫)之中,周朝(中国历: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前1027年)降诞现瑞祥光,汉(明)帝感梦罕遇金身(建白马寺),灵鹫拈花,迦叶破颜,显二十八祖(禅宗)之风。所谓达摩初祖(二十八祖最后,中国为初祖)少室(嵩山)面壁,(禅宗)一根生花缁分五派各称一宗。临济(正定临济寺是祖庭)马祖,独显高峰,灯灯续焰,印印传心。利剑秉佛祖之威权,变块砾为珠玉之珍,启衲子之机关,彰丛林之榜样。无量机缘,尽是水中捞月。诸经录论,今则明矣。

岁至今朝景泰辛未二(1451)年甤宾(五)月内,兹者开山第一代祖,系山西万泉(现万荣)县吴姓族门子也,捨爱离俗,膜礼尊师明公讳净能,守尊一载,习阅地藏经。执经问师曰:地狱有无?师曰:实有。又曰:看经不了大事因缘。辞别本师,信步游于南方。遂至终南,参大善知识东明、大潮。二老相接,付法传衣道,号印宗者也。辞师,遂诣北。行至京畿西南涿郡西北地,浩大房山也前山游玩大金章宗古墓后暀嵷顶巅峰,分林拨木,到此磐石垂足而坐。四面观望,意中洒【忄】,扟手坢出弥勒古迹碑记,此山号曰古刹连泉圣境。次度徒嗣数百众,昼夜苦练身心,创建佛殿,荘塑圣像,伽蓝祖殿、东西两堂、方丈、厨房、廊庑,修整缁付,法嗣无数。而上首弟子顺无牙、鉴无碍、【曰永】无际等接其祖席老祖迁于天顺七1463岁次癸未九月二十九日,安然逝化圆寂归源。起建浮屠大室之后,传留诸子及十方檀信永远供养。

接续本山住持十数余代,各各不谬。老祖之规成,晨夕焚香。上祝皇图巩固,下霑帝道遐昌,所以兹今。正德已卯十四(1519)年大族之月,所谓有住持德暹视观殿宇杇坏,椽檩损伤,天垂紧泪,雨漏金身,每怀修整之心,【能曰nài】已身而【八】寡兹者。暹公邀会合山同袍法侣,共义计会,一言允之,各发诚心,普化十方檀越数目无穷。重修大雄宝殿,复金圣像佛身,创建山门禅室,重新更修伽蓝祖殿,后造移门完矣。备载今于嘉靖岁次己丑八(1529)年正月内,兹以暹公同命住持圆昂偶然发心,恐失重修之次,迷没劳力之功,同义大众刊碑刻铭遗传后进旷劫远来接续临终正宗之者矣。予曰:吾虚子平昔未到学人之地,併无智境开明,赖惟老祖之捷径,讬前置造师公之厚德备载之焉。言不敢繁,莫须云耳。

峕大明嘉靖八(1529)年岁次己丑中(仲)吕月(4月)上瀚(旬)吉日立石。发心弟子德暹、德全、圆昂、圆智、圆锐、圆隐、圆东、圆资、圆累、圆龙、圆安。

僧录司左阐教满堂衣钵清淳、清斌,徒孙净和、净玶。

敕建大兴隆寺奉钦依住持满常僧会司僧会常会。

房山县知县程勉学县丞任璋、典吏朱景铉。镌字匠齐山刘堂、管宁、刘玉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该碑信息量大。碑结:

1、碑文先介绍了禅宗与临济关系:“达摩初祖,少室面壁,一根生花,缁分五派,各称一宗。”前文《戒台寺与马鞍山》中,清代雕刻山门石狮的实山上人,初为石匠,后成为临济宗师。

2、连泉寺开山第一代祖印宗(也称“印宗能”)的生平:山西万泉(现万荣)县吴姓子弟出家,云游南方,到过终南山。后至房山创建连泉寺。前文《房山56 中和峪吉祥寺》“大明重修中和峪吉祥寺碑记”称:“大房山连泉顶寺有大善知识禅师印宗者,立教清净,普化群迷,内多德智,外有胜行”。可见印宗当时影响之大。

3、文中提到印宗初到时,“前山游玩大金章宗古墓,后暀嵷顶巅峰”。金章宗继海陵王、金世宗后第六任皇帝,猫耳山顶有过金章宗歇凉台。按理,当时主陵区的金太祖、太宗等陵保存尚好,碑文未提。可见,金章宗陵不在主陵区,而在连泉沟现二果园及以西山口部位。印宗进山走的是羊耳峪、连(双)泉沟、二果园路线。

4、连泉寺原有古寺,明代就已无考。印宗“扟手坢出弥勒古迹碑记,此山号曰古刹连泉圣境”。

5、印宗“上首弟子顺无牙、鉴无碍、【曰永】(曰上永下)无际等”。顺无牙,就是吉祥寺创始者无涯,“吉祥寺碑”有:“浙江僧人道顺,因来北谒戒坛,受持诸戒,闻燕西野大房山连泉顶寺有大善知识禅师印宗……投拜为师,……起号无涯。印宗禅师端然化灭,无涯集本派弟无际、无碍,于连泉顶下建造浮图,藏师舍利于内窖。成化丁酉(1477)中,无涯下连泉顶”,到中和峪,创吉祥寺。

6、此碑是印宗逝去560年后,重修寺记。

7、房山官员。网上可查,《宝鸡县志》“程勉学,正德五年(1510)中举,官长史”。“县丞任璋”在《奕赓冬游孔水洞》文中出现过。奕赓,庄亲王后代,在万佛堂抄录“无年代石刻一方”中有“县丞任璋命工勒石”。若奕赓到连泉寺,就容易为万佛堂碑断代了。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此碑侧边有许多姓名,大概后添施主。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背阴刻有连泉寺历代主持、僧官姓名:“开山第一代印宗能禅师……第二代住持道常、道龛……第三代住持,第四代住持……住持……敕赐佑善寺住持圆香,拾字寺住持德景,吉祥寺圆聪,磐石庵正得,连泉庵德悟,临济正宗净道、湛明,敕赐普济寺住持德舍、圆力……。”

前墓塔“倚公德倚”名在其中。不懂为何同时那么多僧官?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十字寺、吉祥寺名在其后。磐石庵、连泉庵应该相邻,佑善寺、普济寺应该也不远,已无考。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相邻还有一碑,被推倒卧地。

按材质、特征,应是同时凿刻的檀越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施主村名涉及房山,甚至涿州、通州。可见当时连泉寺的影响。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有趣的是,明代就有标点“。”号,用在句首地名前。现代标点“五四”始有,解放后颁布。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掉一角。正好是背面起首文字:

“大明国北京顺天府涿州房山县周口里临济正宗

大房山连泉禅寺开山大善知识印宗能禅师檀越……”。

周口店当时称“周口里”。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处南望。有两幅抱柱石,一幅钟架。

按图中石件,这里应是大殿位置。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右(西)抱柱石侧还有一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明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额:“重兴连泉禅寺”。称“重兴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碑文为檀越姓名,字迹开始漫散。起首有损,估计仍是:

“大明国北京顺天府涿州房山县周口里临济正宗

大房山连泉禅寺开山大善知识印宗能禅师檀越名记碑……”。

没有刻时间。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重兴碑”前的抱柱石。

前图可见,左侧还有一幅。远为“重修碑”。

感觉:按“重兴碑”内容,左侧抱柱石侧应有“重兴碑文”。可能是印宗能创建时的碑文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10月,连泉寺后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再去西侧院。应为近代人利用寺庙砖石搭建,但每个房中都有近年挖的圆坑。是找宝?难道那个传说是真的?

连泉寺有个顺口溜传说:“山门倒,人不在,七步里、七步外,还有七十二缸老咸菜。”

相传,寺庙毁坏时,僧人将金银财宝装了72口大缸,埋在附近,以待重建光复之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这里也有块“建塔寿铭”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垒墙的古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古件窗台。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去东侧钟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钟架。

叫“虡”,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两旁的柱子。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钟架看山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残址残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山门墙角勒石。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山门回望。房里房外均被翻挖,找宝吗?

现在的连泉寺所见石件都为明代。所以,应说明代,连泉寺就败落了

传说因寺中僧人为非作歹,被官府查抄并烧毁寺院。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落叶未尽的秋季,连泉寺不易辨别。

上对连泉顶,但看不见。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山门下望。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门前石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石阶保存基本完好。走人只是右侧部分。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大部分被灌木遮盖。

石阶高 4米左右、宽6米多。可见山门当年气势宏大。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出山门,林间西转。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在山径三岔口位置,有一巨石面临沟谷。可能就是印宗出上山时“垂足而坐”的磐石。

磐石下望。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初春的连泉沟。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磐石背面20071014日的标志隐约还在。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磐石西去不远,三峰山根的泉水。这里已是800多米海拔。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其上另一泉。

就这两股汩汩细流,曾养活着连泉僧人。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返回磐石而下。

三峰山崖壁的扭曲褶皱。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下山途中的原始蜗居石屋。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爬着进出。凤凰岭山上不少。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这里有过泉水和石屋。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下到谷底,走河床。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谷口位置回望三峰山。

这里为三不管地带,多为垦荒、养殖。

沿连(双)泉沟东去采石场、二果园、水厂、到东风俱乐部,但路远,而且采石场大门有狗。

右进山沟、爬山小垭口,可到金陵。出山近许多,地图参见《房山14 金陵》。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途中,曾遇到一群羊,四散,只有头羊站立路中面对不速之客,捍卫领地,随时要冲顶。无法,抽颗烟,缓缓气氛,它走了。

感慨:当头羊是有责任的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拓荒者的家。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连泉沟南转金陵垭口回望。

左为三峰山角(石灰岩),右为坟山(花岗岩),中夹一小山脊,似《房山11 燕山南之怪石坡、一条龙…》中的“一条龙”,当为燕山花岗岩挤压而成。

沟右侧通二果园、东风、羊耳峪。那里有印宗墓塔,见《房山15 猫耳山之北大梁》。也可能有金章宗陵。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垭口。由左侧上来。

可通对面的坟山顶;也可稍上三峰山角,再下金陵陵区。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看金陵。

近沟曾称“柳家沟”。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去金陵的路。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还可上坟山顶,俯视燕山。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坟山顶的花岗岩巨石。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看三峰山。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一次晚归,坟山上看燕山夜景。
房山61 <wbr> <wbr>连泉寺、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