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晋北5 浑源栗毓美墓、灵丘涞源易县一路

标签:
栗毓美墓赵武灵王墓觉山寺拒马河源紫荆关 |
分类: 自驾篇 |
佰禾宾馆送早餐。餐后退房。8:00到相邻的栗毓美墓。
北京天子脚下,重臣墓地众多,连王爷墓都不足为奇,但至今已经没有完整保存的了(如房山篇)。没想到浑源竟保存着一座完整的总督墓,应该称奇。
栗毓美,浑源人,清嘉庆二十(1815)年以举人出仕,历任河南宁陵知县、开封府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道光十五(1835)年任河南山东两省的河道总督,首创的“抛砖筑坝法”, 政绩卓然。道光二十(1840)年,因积劳成疾猝然死于任上。道光皇帝敕赠“太子太保”,谥“恭勤”,下谕原籍修墓厚葬。
两侧碑亭是新建的。碑是原物。
神道碑居左:“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晋赠太子太保谥恭勤栗公神道”。
圣旨碑居右:“道光二十(1840)年 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
上谕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持躬端谨,办事实心。自擢任河督以来,慎厥修防安澜。奏绩本年京察,特予交部议叙河工剧要,倚畀方深。遽闻溘逝,殊堪悼惜。著加恩赏给太子太保衔,照总督例赐卹,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应得卹典该衙门察例具奏。伊次子栗耀加恩赏给进士,俟服阕后一体殿试。钦此。
不同于房山几座石牌坊,主间坊顶不是火焰宝珠,而是一个小碑亭,上书“谕赐祭奠”。亭下横额刻:"宫太保河东河道总督栗恭勤公茔"。
东间坊刻:“崇祀名宦”,上联:“伟绩著宣防传列名臣瑶阙星辉分昴毕”。
西间坊刻:“崇祀乡贤”,下联:“巍阶尊保傅神安永宅玉华云气护松楸”。
北侧西间坊刻:“公生于乾隆四十三(1778)年八月二十日亥时,薨于道光二十(1840)年二月十八日子时,享寿六十有三”。
北侧东间坊刻:“配,吴夫人; 弟:毓彩、毓菁、毓森、毓杞;子:烜、燿;孙:国华、国贤;曾孙:恩溥”。
碑文:“维道光二十(1840)年岁次庚子十一月丁亥朔越十三日庚子
皇帝遣山西大同府理事同知兴龄谕祭于晋赠太子太保衔、原任何东河道总督栗毓美之灵曰:
朕维河流顺轨宣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懋勋庸于册府,宜施宠锡于泉垆芳荐,攸陈荣纶载贲尔晋赠太子太保衔,原任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秉资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试于中州;叠膺荐剡爰剖符于南豫,屡著循声。荷丹纶紫绋之重申,历翠栢红薇而叠晋。宏材茂焕,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四渎安流,策导源陂泽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苞桑速云舻之转运。嘉乃濬川之力,倚任维殷。兹考绩之年,殊恩载沛,方冀永资夫擘画,岂意遽悼夫沦徂,类已胥蠲。恤典籍褒夫荩悃,谥由特赐宫衔,兼示夫特施爰。荐琱筵式颁玉醴于戏,膺堤防之重寄,欣闻清宴之体表,利导之殊勋,用展苾芬之荐。灵其不昧,尚克钦承。
碑文:“疆宇职崇保障待人昭厎定之庥,朝庭勋奖疏排树碣隆饰终之典,惟植品无惭。夫柱石斯旌功倍著于旂,常载锡丝纶俾光泉壤尔。晋赠太子太保衔原任何东河道总督栗毓美,持躬端谨,任事真诚,拔從山右之英,命作河阳之宰。初迁阶于州署防汛叙功,继剖篆于郡斋会垣领守。迨被绣衣而司粮运,旋移英簜而及河□。来楚北以提刑誉称明允,转嵩阳而敷政业著屏翰。乃由承宣中土之司,遂膺持节总河之命,筹工备秸期不踰。夫始霜济运疏于候,先乘夫未雨节财而孥,归□用□属而功鲜虚邀合两地,以兼防箭流永静,计五年之莅任瓠子无虞。顷当祭典以酬庸方资倚畀,讵意积劳而成疾,顿悼沦徂爰。考彝章特颁优恤,悯其劬瘁谥以恭请,引一品兼圻之例,衔晋端闱著千秋,树石之辉文垂宝翰。生前罣议念勋而悉追镌,阶膝下推恩赏世而齐荣。题塔聿彰异数,用表贞忱于戏。绩懋东河籍慰廑怀于磐奠,恩敷北阙永垂伟烈于碑铭。勖尔后昆,昭兹来许。
大清道光二十(1840)年三月
文武石像著明代装束,大概“满人不能为汉人守墓”的原因。北京重臣墓多,可惜难见现存石像生。
堂前栏杆围护“龙飞凤舞”是旧物。“龙”为隐形枝蔓状,“凤”翅尾巧妙地转化为枝蔓状。
碑像是旧物,但文字篆刻查点。碑头:“恩荣万代”。碑文:“皇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东河总督栗恭谨公、诰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吴夫人合葬墓”。
墓区东部为栗毓美长子栗烜及后人墓。栗烜墓碑:“皇清诰授中宪大夫蓝翎道衔、囗恭囗囗恭人甘肃兰州府知府栗公讳烜号春坪合葬墓”。
栗烜子:国华(湖南醴陵知县、广东候补知府),孙:恩浩(候选知县、介休教谕)、恩源(河南禹州吏目)。
墓区西部为栗毓美次子栗燿及后人墓。栗燿墓碑:“前清诰授通议大夫晋封资政大夫、封淑人晋封夫人孙夫人湖北布政使司栗公讳燿号仲然合葬墓”。
栗耀子:国贤(湖北知府)、国良(云南南安州正堂),孙:恩鸿(捐苏皖候补府经历)。
8:50,离开栗毓美墓,里程表979公理。9:05,到达浑源高速口,988公理。
高速从悬空寺西侧山体穿过,已通灵丘。其中2座5-6公里长的隧道相连。
10:00,高速止于灵丘县城东侧,1066公里。再东当为河北涞源交界,据说山洞尚未施工。后来可见涞源县城东侧高速已基本完工。若此路(荣乌高速)贯通,良乡至浑源300多公里、大同不到400公里,不用绕行京藏高速,饱受堵车之苦了。
既走省道,就进灵丘县城,看看赵武灵王墓。2006年,由此西去五台山。县城还是不停施工,乱。墓还是没有开放。
赵武灵王(公元前340---前295年),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北魏拓跋宏(元宏)学汉文华,赵武灵王学胡文化。当时赵国占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北部,可中间夹着石家庄保定一带的中山国,甚是不变。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灭了中山国。使以邯郸为中心和代郡为中心的两大块地域合为一体。可惜后来,儿子争位,被饿死在沙丘异宫(河北平乡县东北滏阳河东岸)。汉高祖十一(前196)年在这里筑城设县,因其墓冢,故名“灵丘”。不明白的是,赵武灵王死于邢台地界,怎么葬在遥远的灵丘?
在县城听说去涞源的公路3日发生10辆车着火事故,已堵车2天。拦住一大车打听,知今天(5日)已开通,放心了。11:00,加满油7.68元/L,离开县城1076公里。
县城南下山涧公路通畅。不久觉山寺,始建于北魏。2006年照片。
没有事故,就是大车多。停停走走,到晋冀交界马头关,接受河北警方检查登记(18大、严)。这里停满油罐车。时12:35,里程1110公里。30多公里走了1.5小时。过水堡,大车多保定方向,路好走了。
《雪绒花》是优美的歌。人们发现这里的不美不香蜡绒星状的“火绒草”,就是瑞士国花雪绒花,名气大振起来。
过涞源县城,车流又大起来,大车与返京的小车各半,加之“7.21”冲毁的道路尚在施工,车速低。沿途可见张石高速已经建完,但没有行车。
15:00在紫荆关休息。紫荆关比路面还低的城墙与其名声大不相称,大概古时主路在河道的缘故吧。
大车上下坡都慢,开始堵车。走停十多次,终于到清西陵,在泰陵神道休息一会儿。时16:00,里程1227公里。也就是说从灵丘到清西陵150公里,跑了5个小时。
收音机知道,京石高速返京方向拥堵。17:30决定走易县、涞水、张坊、良乡。到家19:00,总里程1330公里。
全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