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讲评课的策略

(2019-05-25 23:35:21)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讲评课的策略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老师都比较重视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教法、学法的研究,总是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实,还有一种很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又非常重要的课,那就是作业讲评课。一堂好的作业讲评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本领,使前后所学到的知识紧密相连,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使思维既具有深刻性,又具有灵活性,还可以促使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就作业讲评课的特点来说,它不同于新授课,没有优美的情境导入,没有精彩的预设,比较枯燥,课中的习题也是学生已经思考过的,如果教师就题论题,势必造成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形成惰性,导致作业反复出错。但如果教师适度借错发挥,不仅可以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查漏补缺、学习方法的改善。

一、巧秒设计铺垫,简单轻松理解

学生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是作业评讲的重点。错是良机,记录、分析、理性反思这些错误,可以让我们找到学生思维的死角,评讲时重点讲评错例、错解,以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识错、辨错、纠错、防错,让学生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不断弥补认知盲区,完善认知结构。如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评讲课时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那么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之间相差多少?这题学生的错误率高达75%。这题错误的根源是学生对差变化规律理解的缺失,如果教师就题论题,通过反复的讲解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订正的效率高,但重复错误率也高。

在讲评时我没有直接下手,而是先出了一些铺垫练习:5.7-2.45.7-2.115.7-1.35.9-1.3两组题目,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化引起差变化的规律和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化引起差变化的规律。再回到错例,由于有了上面的铺垫练习,学生的理解显得轻松,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授学生以,让其游刃有余

数学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时带功能性的钥匙。有人把数学内容比作数学知识的肌体,而把数学思想方法比作数学知识的灵魂,作业讲评中如果能把数学思想方法这把金钥匙授予学生,那么学生再次作业时就能游刃有余。如: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一张课桌高80    )。出现了两种答案:厘米、分米。在讲评中我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从单位间的进率、找参照物(课桌高、自己身高 、尺子)来说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然后我做了小结:刚才大家把不容易想的80厘米这个长度,转化为我们容易想到的8米长度、转化为我们熟悉的课桌高、自己身高、 尺子长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平时做题时应该经常运用。

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学生错误的原因,然后一讲了之。要让学生在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中分析学生的思维障碍:无法借助已有的经验进行数学推理、想象时,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授之以,让学生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举一反三,拓展学生思维

讲评时教师常常把学生错题作为重点,但有时一些做对的题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有利于思维的提升,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这样的题需要小题大做,精讲精评,使其成为学生思维交流的平台,促使思维更趋深入、全面,遇到这样的题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与精力,通过对一道专题式题的放大处理,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的广博与丰盈的魅力。如在六年级的一道圆柱的侧面积是100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5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多数学生都是用常规方法解答,但在计算时一部分学生遇到除不尽的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一部分学生结果用近似数表示,一部分用分数,还有学生先约分后计算,我意外发现作业中还有千里难觅的金点子,就决定开一节作业讲评发布会。首先让学生说说在解题中你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求圆柱高时除不尽)问:你们是怎样解决的?有的说取近似值,有的说只要小数化分数就正确了,有的说列综合算式,先约分再计算,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而且计算更加简单。我就追问在计算圆柱的高的过程中,遇到除不尽时到底该怎么办?(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强调计算应力求精确)。这时就有学生说:圆柱体积是通过圆柱体切拼成近似长方体得到的,在拼的过程中发现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半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那么圆柱的体积=侧面积÷2×半径,利用这个做很简单。又有一个说: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之间比值一定,侧面积/体积=2/r,所以直接用2÷r就可以了。其他同学被他们的想法所折服,纷纷流露出敬佩的眼神:我开始的时候,计算太繁了,都不愿意算了,现在听了,太简单了。真好。……在上述的讲评教学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常规方法四舍五入计算;化小数为分数进行正确计算;综合列式先约分再计算;有意悬置,前三位同学的信息发布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修订,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习得了一种技巧,后两位同学的信息发布使学生的眼前一亮,共享思考的价值和乐趣,学生发现原型,返回运用,对眼前问题持续的思维叩击和及时的行为跟进,使教学活动呈现出丰盈的教育价值。

四、寻找错题原因,端正学习态度

作业后的评价与订正既是学生修正错误的过程,更是帮助他们寻找错因、分析错因、举一反三、形成正解与获取一定解题技巧和经验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应该得到知识获取、解题技巧层面上的长进,更重要的是在订正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善于寻找错误,反思自我行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如针对二年级退位减法计算经常出错的情况,上了一节作业讲评课。首先出现动画:森林里的数学课。小猴在数学课中做计算。同学们通过角色的扮演和小猴一起经历,这么简单的计算我怎么会错、事实上可能会错、下决心一定不错的过程,帮助小猴认识可能会错的原因,寻找我一定不错的方法,再让学生计算一组题,检查小伙伴们的错误,分类放入错误袋:该退不退、不该退却退……然后分析应对的方法,该退就退,不该退不退……第三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5分钟内计算练习,自我提醒,尽量不错。从教学的角度看,在评价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仅仅是教学目的之一,著名教学家杜威强调: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更加复杂而有组织的知识的生长过程,作业讲评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提醒、自我调节的过程。评讲教学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像退位减法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不退的问题,更是要努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感与态度。

五、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数学课程标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颗火星。数学是一门引发思维的激荡与争辩而独具魅力的学科,作业讲评课中,教师的精心钻研、潜心挖掘、智慧引领、借题发挥,可以让它焕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这种深层次的美丽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厚实,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