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2019-05-25 20:58:36)《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
2.知道并能记住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长方体与圆柱体底面和高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结合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圆,我们把它平均分割,再拼合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我们还可以往下继续分割,无限分割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当于圆的半径,用R表示。所以用周长的一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所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
3.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
我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二、探索体验
1.学生猜想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
2.课件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是怎样拼成的?
观察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
演示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长方体,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
3.借鉴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课件出示要求:
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试着推导。
4.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汇报师结合讲解板书。
圆柱体积=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呢?
5.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
6.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
底面半径2厘米,高5厘米
直径10厘米,高4厘米
周长18.84厘米,高12厘米
三、课堂检测
1.判断
圆柱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
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柱体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
一个圆柱形的水桶能装水15升,我们就说水桶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的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
(杯子的数据从里面量得到直径8cm,高10cm;牛奶498ml)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如果要测量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测量哪些数据比较方便?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积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我把操作的机会给了学生。接着再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感受“把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是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高是圆柱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在设计练习时要多动脑花心思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由易到难,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