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角落里的疯的缠论整理(五)

(2017-10-30 09:54:20)
分类: 角落疯的技术

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1


各位,今天我就不解盘了,自从1999.48我判断反弹开始,一直到今天剧本都在一丝不苟的进行着,今天的下跌只是为了去完成上次我给出的传达信息的第四点,补缺口,那么既然缺口还没有补掉,那么走势继续向下延伸,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各位,安心自己手头上的票子就行了,个股才是你们赚钱的工具,大盘只是教你们看走势的统一平台。

   今天我说的是线段的分析,而不是线段的划分这种低档次的东西,如果还有人要问我线段划分对或者不对,请绕道,不予以任何解答.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用于实战中,这次的文章理论性和细节性都会比较多,所以我不打算一篇就写完他,让大家能够尽可能的消化掉这些东西。今天涉及的一些概念或许会颠覆大家之前的一些分析方法,所以这里事先申明,自以为是的渣渣请不要学习,看了也不要去评论,或者对我的东西指指点点,因为或许不符合你的所谓技术分析但是不代表是错的,反而是大大的正确的。所以指点我你还不配。好了,说正题。

   这里先给出几个概念。1,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去确认每一根线段的结束,缠师也不可以。缠的一个概念,一根线段的结束需要另一根线段的确认才行就说明了一点。2,通常我们看见的最高点往往是线段走势的结束点,但不代表最高点就一定是线段走势的结束点。反之下跌也一样。3,线段走势结构的完成不代表一定完美。4,在一个线段走势,不止一个背驰,不同种类的背驰保证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有背驰不代表有买点。

    不知道各位对上诉几个概念第一眼看去有什么想法,第一点肯定是没问题的,这类概念不知道被多少学缠出名的人说过了,而且本身也好理解,所以我就不展开来讲了。剩下的我们一点点慢慢说。先说第二点,我们看见的最高点往往是线段走势的结束点,但不代表最高点就一定是线段走势的结束点。反之下跌也一样。估计这句话会让很多人有争议,也是这四点中最难的,那我们就先把这最难的骨头给啃了。看到这句话首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先想到一个概念,就是二卖可以比一卖高。这个概念首先满足这一点,但是如果仅仅是代表的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也不用特地写一句那么长的句子了。这里如果是马后炮式的分析自然都会统一认为他们后续分析看见一根线段之前出现的最高点就是这根线段的结束点,因为有什么什么引起了这个点向下延伸线段。但是,角落需要的不是这种马后炮的评价,而是当下能够判断这根线段会开始向下延伸的确认点。是的,是确认点,而不是所谓的结束点。既然没有人能够当下判断任何一根线段的结束,那么所谓的结束点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发两幅简答的图上来一起讨论讨论。http://s4/middle/70e8228egcc13bffbb393&690<wbr> <wbr>1" TITLE="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wbr> <wbr>1" WIDTH="604" HEIGHT="151" />

图1 为一根线段。图2为一根完成的线段和一根待完成的线段。然后让我加进去一些适当的条件来分析下。这两幅图分析完也等于把第三点线段结构完成不代表一定完美也说掉了,所以大家这里看仔细一些。剩下的下一篇再说,下一篇还要补充些别的。首先我们看图1 一根线段,这根线段完成了吗?我想没人能给出对的答案,从结构上来看图1确实为一根线段,但是b的高点一定是结束点么,那么只要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那么认为吧。有人说a和b背驰了呢,难道不能判断线段1的结束吗。a和b的背驰只是笔背驰只保证一笔的回调,继续向上延伸也是可以的。线段1具备线段的结构,那么结构的完成等于完美吗。这里自然不是。第三点没什么争议,哪怕你放到更复杂的走势也是一样。然后我们在假设1线段没有完美,继续向上延伸,就出现了图2。然后我给出几点要求,1和3是盘整背驰。3和4是三买后的笔背驰。然后向下走出了一根待完成的线段。按照马后炮分析就是,因为三买后背驰了所以这根线段结束了。真的是这样吗?难道4的背驰之后不能后面跟个不形成向下线段的盘整然后直接上去么?所以这里的操作出现4之后,我们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先出了,然后看后续走势的延伸。而真正确认1到4结束的应该是5才是。在买卖点的理念中,他是一个类二卖。而能保证4开始的向下线段的延伸的是5之后的一笔下跌然后回抽不破5这个点,构成一个奔走中枢,继续看新低。

 

  各位在看这个图2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跟最近大盘的15分钟线段有点类似。4这一点对应大盘的2121点,出大井,我定义为类一卖。后续保证起码三笔的回调。5这个点对应的是2127这个点。也就是5这个点可以正常情况下不新高,但是新高了依旧是保证三笔回调的第二笔而已。有人会问了,角落既然你说4出现后不一定能够保证后续一定出现反向线段,为什么你会给出四点信息来告诉大家怎么确认60分钟的涨势。会有这种思维的人往往是一根筋,这里仅仅只是一个级别。一个级别当然可以分类了,那么多个级别共振,分类情况自然就少了。60分钟一笔上升自然涉及60分钟一笔回调,2121出现背驰之后,2127的二卖,以及60分MACD的柱子情况,以及缺口的辅助,这么多种种的东西串联起来难道还不够去判断一根向下线段的出现吗?好了,今天先说这些吧,下一篇会更加系统。这里先抛出个引子,大家看图2,我在没出现5之前,单看形态,很多人会当做标准趋势来做,既然是标准趋势,那么自然5要新高的,为什么这里却没有新高。这就是上一篇我为什么会说,标准趋势不是当下单看形态就是去判断的,而且标准趋势的结构要形成肯定也不是这样的。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2

之前那篇纯粹和大家闲扯淡,也算是一种交流。这篇是正正经经的了。下面就让被人评价常年学短线就是银的角落来教大家怎么用缠的线段分析法,各位随便看看,有意见可以提。线段这篇我不会2篇就写完的,毕竟是涉及的分析时候的关键所在,所以我慢慢写,大家慢慢消化。起码也要3篇吧。

    上次我说到第三点,忘记的朋友们可以再浏览下再来看这篇。其实我也忘记我写到哪里了,也是浏览了再来写的。今天就为大家复习复习再说点新的东西。上次是说到第三点,线段走势结构完成不代表完美。那么反过来完美必定对应着线段走势结构的完成。所以大家之后的分析不要把两者的关系颠倒了。我记得简单就是美对走势结构的研究还行的,他的理念好像是说当一个线段出现盘整走势,趋势走势和扩张走势的时候然后再等待背驰这个线段就完结了。这个理念肯定是对的,当是当下性来说我不是很苟同。换句直白点的话来说,就是事后分析百分之100,绝对符合,毕竟只要走势不升级,永远逃不出这三个走势。但是当下却不尽然。他这个理念用我的第三点来说就是线段走势结构完成线段即将完美。然后用一个背驰就能把这个即将变成肯定吗?答案显然是无法当下的。举个例子,一个线段趋势背驰之后一笔跌回最后一个笔中枢扩展之后继续向上延伸不行吗?难道就不是第一根线段了?这个各位可以好好思索下。我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说明下第三点,各位觉得正确就吸取不正确就算了。反正仅仅代表我自己一家的观点。这也是我为什么让大家操作的时候,在级别一定大的时候,一笔一笔的操作是最可靠的,什么时候不新高了先出来,而不是单纯的吃一整根线段的利润,资金利用率低不算,稍微一个小背驰就震荡掉了。所以我们正确的分析模式应该是,在大级别的时候确定做一笔,比如日线。小级别的时候比如15分钟,MACD 0轴上形成的中枢突破后的强劲走势,有中枢一笔一笔来,高低点有规律的向上延伸就不要走。在线段不新高的时候,就全仓出了,然后看他是否向下形成线段,形成了就调高一个级别60分钟上观察,继续走坏就扔了。

   正确的线段分析法不是单纯的去判断一根线段的结束,而是找一根足够多利润的线段跟随他起舞,单边的线段,奔走的线段尤其不该随便一个背驰就扔了,你要能知道这些背驰代表的是什么意义。缠论这一系列东西我之前说过都是为了三个买卖点服务的。而线段中在走势结构完成的背驰后出现的高低点是辅助大家来判断走势的转折的。这么说吧,简单就是美的走势结构判断线段的结束,作手的井论其实都是走势高低点分析中的一部分。单实战而言,井论显然更加实用,单理论研究而言,走势结构完成判断线段的结束就更好了。但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老老实实的跟角落意义,研究研究走势结构,在背驰出现后看高低点的变化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大家要一招鲜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好了,今天说到这,有点生涩,各位好好领悟。

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3

 继续说没有完成的线段分析法,再说之前我说一次,没事不要发我纸条,更不要发我纸条催我写什么东西,我写这个东西完全是随性的,没什么义务一定要去完成,无论你在纸条上多么的礼貌,多么的阿谀奉承,赞美连连,到我这依旧是两个字,反感。四个字,非常反感。这种人目的性太强,说白了,虚伪至极。我好几次都想把这些发我纸条的人直接拉到黑名单了。

    上次说到线段分析里面结构的问题,今天来具体说说线段趋势里面形态的问题,帮助大家区分下什么是所谓的标准趋势走势,什么是非标准趋势走势,之间每一笔之间有什么要求。总的来说非标准趋势划分其实比标准趋势划分要简单的太多,你看到的一根具有明确方向性的线段基本都是非标准趋势线段结构。标准趋势就需要去满足标准二字。我随便画几幅图。http://s7/mw690/70e8228egcd33395ff1d6&690<wbr>3" TITLE="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wbr>3" WIDTH="690" HEIGHT="145" />

http://s3/mw690/70e8228egcd33fb654792&690<wbr>3" TITLE="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wbr>3" />





http://s8/mw690/70e8228egcd333a746247&690<wbr>3" TITLE="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wbr>3" WIDTH="690" HEIGHT="180" />
http://s14/mw690/70e8228egcd334c3dc8ed&690<wbr>3" TITLE="角落式线段分析法 <wbr>3" WIDTH="628" HEIGHT="178" />

上面随便画了五幅图,首先说明两点吗,然后继续后面的研究。1,上述形态除了标准趋势以为,非标准趋势是可以任意的,所以非标准趋势的形态不仅仅只是这些。2,我用的是线段分析,涉及的中枢构件是笔中枢。首先我们看到图1,图1是一幅非常简单的线段单边走势,他是标准的趋势线段吗,是的。因为中间两边的回踩满足缠定义的,同级别,不重合,回踩的都是相同结构的两笔。大家请再一次记住是相同结构。相同结构是什么,记得之前我也提到过,包括两种一样,形态相同,能量结构相同,形态相同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量结构相同。如果是具有至少不重叠中枢的非标准趋势,那么只需要满足中枢能量结构就行了。好了,继续看上图,除了图1是无可争议的最简单的标准趋势线段结构图,那么图3和没有写数字4的图四哪个是标准趋势,哪个是非标准趋势。又或是两个是标准趋势图,我相信百分之90的认为两个都是标准趋势线段结构,答案显然不是,可能有人说了缠师当初不是定义了标准趋势的意义吗,同级别的不重合的至少两个中枢构成趋势。这是基本的定义,但是要真正的定义标准趋势还需要更细致的定义。首先我们看到图3这个标准的趋势线段结构。大家看,我标准出来的两个中枢是不是形态上完全一样的,中枢能量结构自然不用说了,能构成中枢了能量肯定具备的。这就是我说的标准趋势,无论是形态上还是能量结构上都是缺一不可的需要满足的,而且大家可以看到构造线段上标准趋势的中枢形态就是我通常说的奔走型中枢。

     我们反过来想想,如果只满足一条,何来标准可言呢?规范性的东西自然是符合应该符合的规矩的。然后我们继续说图4,他是满足缠说的趋势的基本定义的,但是不是标准的,这个我之前说过,C这笔低于b也是完全可以的,我们用三买去解释就好理解了。三买后不新高,就是图4上b这笔回踩形成第一个中枢的三买,后续不新高,按照买卖来说是要先出了的,因为随时可以形成中枢扩展。既然随时可以形成中枢扩展了,那么自然也不能绝对的保证c这段的新高。就算c这段如图所示的新高了,也不会出现类似图3一样的出现第二个中枢的三买点出现。

     现在来说说满足图三标准趋势各笔之间的力度问题,下面用作手的井来解释就更简单的,怎么简单咱们就怎么来,不懂的人自己百度去看。要构成图三标准趋势结构的成立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先是a和b的力度关系,第一种情况就是必须b的力度要大于a,这样就算三买后新高的一笔力度小于b了,也仅仅只是一个小井而已,只保证一笔的回跌,自然可以再一次的构造奔走型中枢。如果b的力度小于a,后续新高后力度再一次小于b,那么就是构造一个大井,通常保证线段类型的三笔回跌。就算出现了非常少见的三笔回跌中,第二笔的回抽新高了也只是类二卖高于类一卖的情况,首先就不可能保证第二个所谓的中枢能够出现三买的破坏它。而且通常的趋势背驰点是一卖而不是二卖。在本质上就矛盾了。第二个条件是首先当出现b小于a时,就是缠说的,第一个中枢盘整背驰构造三买的情况。后续三买出现新高后的一笔力度至少也要大于b,这样也一样构成一个小井,只保证一笔的回跌,自然可以再构造一个奔走型中枢然后新高,出现第二个中枢的三买破坏它,然后背驰,出现一买或者一卖。当然了,标准趋势继续向上延伸,三个中枢,四个中枢都是可以的,怎么确认二个中枢就结束呢,而不是还会出现第三个或者第四个呢,分析方法和前面一样就是b大于c1大于c2,构成一个大井的同时也满足了标准趋势的终完美。那么自然不会出现第三个中枢和第四个。

    图三和图四就是缠在前面课文中定义的趋势,标准和不标准。这些标准和不标准其实在理论范围内都还算标准的,顶多也能说是标准和半标准。起码他们在中枢能量结构上都满足了,且不重合。我们市场上更多见到的是图2这种只有一个中枢向上或者向下的,图5中扩张向上的。这些具有方向性的,但是不具备两个同级别中枢且不重合的基本定义,一些喜欢定义为盘整走势,但是需要知道盘整是没有方向性可言的,而这些是具备明确方向性的自然可以定义为趋势,不过是正统的非标准趋势,这些走势我们每天都会见到,没有像标准趋势这样明确的定义,很简单,具备方向性就行了,至于中间怎么的延伸,扩张,盘整都不过是走势的一种而已,按照高低点去判断即可。好了,今天说了很多,够大家琢磨几天了,先到这,再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