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的“诗和远方”

(2018-05-08 20:24:31)
标签:

河南

巩义

杜甫

故里

休闲游

分类: 河南行

http://s14/mw690/002XozSnzy7kj9vAZOJad&690

 初识杜甫,是中学的课本,印象比较深刻的莫过于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当时背过的诗篇,至今还是能够脱口而出。所以印象中的杜甫就是一个衣衫单薄,拄着拐杖,仰天狂啸的孤独老人。

  再识杜甫,是他的另一首诗《客至》。前些日子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自已也是没费吹灰之力毫无抵抗地就被圈入其中,于是和单位的几个要好的同事一起结伴听诗背诗,也是热闹了一阵子。《客至》,是听蒙曼老师讲解的。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馀杯。

 随着蒙曼老师欢快的讲解语句,一个温暖的老者、乐观而又豪放的杜甫跃然于眼前,原来杜甫杜公部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也借此机会重读了杜甫的其它一些诗作,对诗人的一生和经历有了些许的了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生坎坷,著作颇丰。他用诗歌记录了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基调沉郁而苍凉,暗藏的锋芒,又不失坚定和沉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那个年过半百、喜极而泣、呼儿唤女急于回归家园的的老者,最终还是没能回到故乡而客死他乡。  《新唐书》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杜甫故里是当天游览的三个景点之一,游览时间一个小时,除杜甫故里纪念碑、杜甫出生窑,其它都是后建的建筑,园区很大,是依托笔架山下的杜甫出生窑修建的园林式建筑,其间有一个小学生组成的团最惹人注目,孩子们手里拿着笔和本子,一边听导游老师讲解,一边做着纪录,还不时的唱合一 些杜甫的诗词。一个小时,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但有幸能到诗人的出生地走一趟,一次极好的体验。

时下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杜甫的诗不在远方,而在我们身旁,他用他的诗人的情怀和留下的不朽的诗篇,让我们看到了过去和未来。


http://s15/mw690/002XozSnzy7kj9xJUQece&690

 

园区大门处,大红灯笼高高挂。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馀杯。

http://s11/mw690/002XozSnzy7kj9VuMSm2a&690


http://s3/mw690/002XozSnzy7kj9Yjf5E62&690
http://s16/mw690/002XozSnzy7kj8EmMDZff&690

诗圣堂,重温诗人诗作。
http://s15/mw690/002XozSnzy7kj8OPJXE6e&690
笔架山下的窑洞是杜甫的出生地。
http://s2/mw690/002XozSnzy7kj8OUtlDd1&690
杜甫故里纪念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棠无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