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型诈骗:手机按键音泄露银行密码,张江男3分钟被骗20万】

(2012-03-23 08:07:29)
标签:

杂谈

通过电话按键音破译银行卡密码,案犯在3分钟内盗取卡内近20万元存款。近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审理的一案揭示了新的犯罪手段。

诈骗过程

  第一步

  用便宜货引人上钩

  第二步

  要求用电话银行转账1元钱

  第三步

  用手机录下电话按键音

  第四步

  破译密码盗走存款

  假借交易之名,不法分子要求受害者利用电话银行进行转账,同时录下受害者操作电话银行转账业务时的按键音,再用音频分析软件破解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从而盗取账户内的钱财……

  该案原告是31岁的张某,家住上海张江镇,其丈夫王某是生意人。王某通过网络结识了吴某,经过多次电话洽谈,王某打算从吴某处进货。吴某提出,让王某到银行开设“卡卡定向转账”业务,以便交割货款。在张某代为办理了“卡卡定向转账”电话银行业务后,王某于当晚向吴某账户转入1元作为测试。应吴某电话里的要求,王某一手用手机与电话银行进行语音免提转账操作,一面用免提固话机让吴某听到银行那边的语音。

  翌日上午,人在浙江的王某让其父向该账户存入20万元,用于向吴某购货。当晚,应吴某再次要求,王某又让吴某在电话里听到电话银行的语音声,让其确认卡内有20万元。

  随后,就在吴某语音刚落3分钟后,卡上的199900元被3次转入了吴某的账户。

  警方在接报后进行侦查,发现这是一起新型诈骗案,作案者利用听到的电话按键音来破译被害人的银行卡密码,然后再盗取卡内存款。

  损失发生后,卡主张某以银行“卡卡定向转账”业务存在安全缺陷为由,将银行告上法庭。然而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原告夫妻轻信网上的虚拟客户,并迎合其要求进行操作,让犯罪分子有机可趁,因此原告的账户损失不应归咎于被告银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