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事回忆(2—23)

(2025-11-22 21:52:20)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19)难忘的农村供销社

高长安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时代,供销社是农村人唯一可以公开购物的地方。在当时的大峪供销社,我知道了世间还有那么多商品。那时候,供销社里都是高高的柜台,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开始是木质的柜台,顾客站在柜台外,只能看见里面货架上摆放的东西。后来逐渐有了玻璃柜台,于是我们小孩子可以透过玻璃,欣赏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时的供销社不像现在的超市,你不可能在里面随意走动,随意拿东西看,你要什么只能让售货员去拿。

1975年前后,我六七岁时,记忆中妈妈第一次带着我去供销社,我最喜欢其中的水果糖。当时许多东西之前要加“洋”字,所以大家通常把水果糖叫“洋糖”,一般也就过过眼福而已,购买肯定是罕见的事情。若是妈妈能买上几颗,我自然是兴奋不已。绝大多数情况,妈妈只是买回一些油、盐、酱、醋之类的日常用品。妈妈怕我一不小心打碎瓶子,一般不让我提。我尽管年少体弱,却总是很殷勤地想帮着拎回。偶尔得到机会,在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下,自己自然也是小心翼翼地提着。遇到小伙伴时,手里提着从供销社买的东西,似乎也趾高气扬了。

再大一些,有时会与同学一起偷偷去供销社,同样只是逛逛而已。因为在当时的农村,孩子的口袋里是不会有零钱的。

后来,农村人开始养家禽,许多人将鸡蛋积攒后去供销社出售,换回一些零钱,以备日常生活之需。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初期,每到农忙,周围村庄的乡亲都会去供销社,购置一些农具、种子、化肥等,以备农忙之需。

那时比较兴奋的是春节前,妈妈会带着我去供销社,用积攒了半年的布票去买布料。布料拿回家后,多少个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妈妈用尺子、画粉、剪刀进行量裁,做出一身一身新衣,为的是大年初一家人换上新衣。由于父亲在外上班,家里没有人上山砍柴,所以有一年春节前我和妈妈一起拉着架子车,去供销社的后院买了一些煤炭。至今我还记得,当时100斤煤炭才2块多钱,但这对当时的农村人来说也不是小数。

xawb20190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