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鼎之谜

(2025-06-29 14:26:47)
标签:

历史

分类: 史海钩沉


九鼎,原本是上古时期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存放于朝廷,作为统治权利的象征。《史记·武帝本纪》说:黄帝之前伏羲氏族兴盛时,乃铸神鼎一。所谓一,就是大一统。黄帝时,又铸宝鼎三,象征天、地、人也。大禹时,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大禹所铸九鼎,大概是在夏朝国力强盛时。九鼎,即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

成汤时,迁移九鼎于商邑。周武王时,又迁之于洛邑。我读《史记》始知:周武王曾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宝玉”。至周威烈王时,史书上仍有九鼎的记载。战国时,秦国、楚国强大后,皆兴师到周求鼎,对此,《左传》中有详细记载。所谓问鼎中原,就是想取而代周之意。后来,把图谋王位叫“问鼎”,泛指窥觑、侵占别国的意思。

九鼎,肇始于夏,又历经殷商而至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终被秦昭襄王夺取。其中之一飞入泗水,余八而入秦。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巡游天下而还,过彭城,曾命令上千人打捞沉没之鼎于泗水,弗得。然而,秦灭亡后,九鼎的去向成了历史之谜。我读《史记·高祖本纪》总疑心:鸿门宴后,“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极有可能,九鼎余下的八个是被项羽所毁。汉武帝建元元年时(公元前140),曾见到过的鼎,会不会是大禹所铸的九鼎之一呢?而汉武帝对鼎的重视又非同一般:“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

另有一种说法是,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宋大丘社亡,九鼎统统沉没于泗水彭城下。

我国历史上第二次铸造的九鼎是唐武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第三次是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然而,金人南下,掠九鼎北徙,后来下落不明,又成了谜。不过,这两次所铸造的九鼎上的刻图流传下来了,人们称之为“山海图”。(文:采 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十二金人小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