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2025-05-04 13:53:1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 |
关于摄影
一个摄影师,是常年处于无数情感的因缘际会中的,可以在每一次的拍照的时候感受到缘分。它如闪电流星,有猎获,也有失落,更有不舍。花满枝丫的时刻那么短暂,随后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缘起缘灭,会在身体里形成潮汐,让你变得敏感,也变得达观。美的时机本来就不必过多,多了就不叫机缘,泛滥的图像就不叫作品。
我认为“决定性的气氛”对一张照片来说要更高级,更至关重要,它是“恰如其氛”。是气氛将表达从“看”送至“感”的层面,将“难得”变成“难忘”。
终于发现,好的照片在信息要素之外,还有一种整体的情绪,它是味道和腔调。
我并不是说画面内容和瞬间情节不重要,而是“内容”在场之外,还要有气场。
让客观带了“感”,就是气氛营造的代入感,超越了瞬间,超越了物之边界,超凡入圣。
艺术是要表达、传情的,技术只是一厢情愿,只有通情才会达理。
胸中有了整体,减法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简单最美,大道至简。
摄影师看到了什么,取决于内心有什么与之呼应。这种呼应是眼和心的双重激荡,是个瞬间“带感”的过程。
一张看似“精确打击”的图片,背后往往有一个“模糊控制”的秘密。
真诚高于技巧,在真生活里掏出心肺。
关于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这是自由的代价。
人生大抵是这样的:有任性也有节制,有奔跑也有静守;可以领略那么多人世风景,能慢慢明白一些道理。无所适从中寻求片刻安顿,念念不忘才能有一点回响。这便是生命,是生命让我们忙不迭。
值钱还是值得?永远是个问题。
苦难是财富,可财富什么都不是。
在认真的朋友眼里,所有的用力过猛都不算失态。
人生像接力,上一辈人的责任似乎只是让我们活下来,我们得跑下去,尽力跑好。跑着跑着,这辈子就过去了,时间真的不够用。真希望能有来生,凭借曾用力深深划下的痕,准确及时地找到曾经的自己。能跟他接力,仍旧使劲地活一次。直接告诉他这人世虚实和意义的真假,告诉他不要害怕,不要徘徊。再忍一忍,不要放弃……
人生一执念,是自己许与自己的旅行。
有些事我们愿意去做,是觉得它可贵,它有不为时间扭转的魅力。就像摄影,它教给我们真诚和专注,让我们每一次按动快门都练习果断和勇敢,记下对这个世界的爱与叹息。
动人的都是有缺陷的。
行走无关路程,是路途;拍摄不是运气,是因果。所有的去处,都跟来路有关。
关于文明
诗意的浪漫早先是一种普遍的存在,那是我们从小到大长久的精神食材,里面有我们的出处,也有我们清楚的来路。它可能粗糙、天真、原始,却存在得真切、挺拔,它轮廓分明、生机勃勃,众生曾为之颠倒,在它的怀里接近或达到过自由。整个社会已扑向方便、快捷,并顺手关上了记忆的门。
长大、发展和迁徙,其实都是在离开。只是我还想回溯寻找,直找到这旧园子和老书屋门前。那是天真的梦开始的地方,从那里得到过一个好的标准。好奇、向往,还有善良,那是我们出发时的样子。带着最好的语言,去与世界攀谈。判断是非的智识和天真纯良好像从那时就建立了,仿佛并不需要等到长大。如今的我,摸爬滚打过了青春,现在仍在生活中开心地吃着些苦头。只是一路当真,忆念不忘,还算有那颗曾经的少年心。三味书屋门前执着诵读的傻样就是明证。
浪漫主义永远是个出走的浪子。腹热肠荒地回去找秋水天长,到头来发现,走失的,竟是主人。
文明在趋同,让我们误以为文化也无所谓存异,任其湮灭,任其快速成为前世。那许多引燃我们浪漫情怀的柴草,都随当年的炊烟走了,随后星光黯淡。我也曾经以为,只要我愿意选择某种生活方式,是可以回去寻找它们的。而事实是,过往不再,回不去了,我们已经快没有了那精神的后路。
这如同有一个壳把柔软敏感的身体包裹起来,身体便不再能感觉出波澜的冲刷。可是,没有如此苦痛,也就不会再产生珍珠。没有坚持到最后的摇滚歌手,都是流行歌手。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很悲情的故事,也是事故。
所谓“才”,并非是像账户的钱、电池里的电那样被慢慢用掉的东西,它是在川流不息的生活砥砺中不断生成的,真正的“才”是持续感动的能力,是一直拥有唱给人类情歌的能力。
我们的文化向来要求花好月也圆,是一种圆满文化,比较不能接受遗憾的艺术。
艺术是在做什么?是花时间去创造时间不能对抗的东西,是花钱去做钱买不来的东西。所以,这是一场“钱”缺席的置换,我们觉得值得,我们在心中。
有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非常遗憾的时刻,我这样回答:无数。收获的,都是遗憾堆积出来的。
花开能有几日?枝条要等上整个四季。
摘自《大国志》,严明/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