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届中国报人散文奖作品选(11)

(2025-04-23 15:41:27)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3)  从鲁迅纪念馆到梅轩(D)

一厢情愿的人,希望大先生是“泯恩仇”的冲和之性也好,喜欢他“不宽恕”的决绝也罢,以及追问他的缄默等等,可能都是瞎子摸象。

每每读到现代文人的一些回忆录,我怀疑不少人血管里流的不过是酒色和饮料,后来用以“润笔”。他们鄙视古人、侠士因世仇或道义立场对立而造成的复仇情结,在恩与仇都还没有弄清楚原委之际,就反复倡导化干戈为玉帛、一笑泯恩仇之类的和解方式。胡乔木戏弄周扬后,再赠周扬的诗堪称经典:“谁让你逃出剑匣,谁让你割伤我的好友的手指?血从他手上流出,也从我心头流出,就在同时。请原谅!可锋利不是过失。伤口会愈合,友情会保持。雨后的阳光将照见大地更美了:拥抱着一对战士。”“拥抱着一对战士”当然是指胡与周;“逃出剑匣”的“你”呢?这一切,似乎“浓得化不开”了。

如果说连上一代的血债与屈辱下一辈都不愿正视,历史还是一桶糨糊,那么作为一个家族甚至民族,是注定要散架、灭绝的。他们连起码的义务与道德也无力维护,谁能说他们不会遭受上一代同样的命运?作为一个集体、社会而言莫不如此。真正的仇恨是一种比生命更为金贵的责任。所以,不能丑化、漫化鲁迅,但更不能矮化、污化尹奉吉等铁血义士是“恐怖分子”。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复仇史。复仇也是鲁迅先生早年挚爱的主题。《眉间尺》中,那位代替眉间尺复仇的黑色人宴之敖,我一直视之为先生的精神自画像。那些剑与火谱就的歌声,在肉与骨头的分离中得到了彻底的解放,以血偿血连带利息的反击信念,乃是生命中最粗大的一根支柱!真正地恨着的人,才会明白爱的分量。爱不一定需要理由,而仇恨却一定是冤有头,债有主。

画家黄永玉说过,恩仇是天大的事,岂能一笑泯之!

作家张炜说,“不会仇恨的人谈不上善良,更谈不上宽容。一个人只有深深地恨着那些罪恶的渊薮,才会牢牢地、不知疲倦地牵挂那些大地上的劳动者。”

仇恨的高境界是除自己以外,谁也不知道你心怀仇恨;仇恨的大境界是把恨与爱彻底混为一体,因为仇恨的对象一旦消失,当事人就难以为继。

仇恨的无上境界是已经不关心仇敌的存在,仇恨完完全全平静下来,成为了自己的脊柱。

坚持这种操守的人现在已经少得如同高古之物——而且,赝品还占了多数。

……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决定去大陆新村拜谒大先生故居。从山阴路上穿过居民楼,见到一排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3层建筑,大陆新村9号的门牌在路边。鲁迅1927年10月到上海住横浜路(景云里),1930年5月迁入北四川路(拉摩斯公寓),1933年4月再迁至施高塔路(大陆新村),鲁迅在此居住了3年半。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但找到管理人员讲我们来自四川,他很通融,购票而入,但一直陪同、注视我等行动。来到窗户紧闭的3楼,我深吸一口,竭力感受那里的气息。小露台、棕绳绷床、写字台,“且介亭”,大先生的这个书房命名就像一个火药的发射台……管理员说这个文保单位很特殊不得安装电器,怕火灾。楼内极闷热,设想若是夏季,住在这里如何得了!感觉有点儿别扭,拍照几张即出。记得萧红曾在小楼前的台阶处拍摄过一张照片,刘海下眼眸翻飞,苗条而楚楚动人。我让夫人蹲在那两棵铁树之间的石门坎上,“同机位”拍摄了几张。回来一看,效颦之作全然不是那种民国味道。

在大陆新村9号门楼对过马路的地方,是东照里,随意往里一走,看到标明“山阴路133弄1—113号”门牌的平房水泥墙头,有两个漆有绿色油漆的木窗户。之上居中是“文明小区”塑料奖牌,右侧有暗金色“山阴路133弄12号瞿秋白故居”塑料匾。左侧钉有一小块白底黑字木牌:“瞿秋白故居。”木牌油漆脱落,污渍斑斑,走近细看,发现污渍下五个字的字迹原为墨绿色,这是因陋就简之举。木牌的上方和左方各有一块沪江律师事务所的吊牌,右面则是街道设置的金属框玻璃面的时政宣传栏,谁都明白,这是摆设……

前不久读永田圭介的力作《秋瑾——竞雄女侠传》,提到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因抗议日本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而蹈海自杀。翌日,中国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生会馆召开追悼会,商讨集体回国。不料发生激烈争论,官派留学生反对回国,一个身形瘦小的男青年绍兴话音颇大。秋瑾推开众人,拔出腰间佩刀,指着小个子和另外几个蛙噪者,宣布他们“死刑”,用普通话大喝:“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这个人,即是周树人。当然,这也可能是无根的事。(《成都日报)蒋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