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与字(12)

(2024-12-20 15:49:41)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11)扑朔迷离说遆姓(下)

不知靳准与刘氏皇族有多大仇恨,他将居住在平阳的刘氏皇族男女老少全部屠杀以斩草除根,掘刘渊、刘聪陵墓开棺曝尸,还将刘氏宗庙统统烧毁。笔者来到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河里庄村,在村中央广场处参观了遆氏祖庙。庙是村民所建,大殿中所供的先祖不是刘渊,而是皇太后月华。她携子出逃,受船工所助到此,为感念船工之恩,铭记皇室之本,命子姓遆,遆姓由此始。旁殿墙壁画有《刘渊称帝》《迁都平阳》《前赵灭晋》《刘聪宠宫》《刘粲误国》《遆姓始立》等壁画,讲述遆姓的历史故事。这是一部王朝兴亡的历史,是一部匈奴族以武力建立王朝,因荒淫无道丧失政权的历史。遆氏祖庙无大门,只有偏旁小门,上写“龙潜”二字。门两侧对联为: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唯思利及人。这是后人的反思和总结。在祖庙资料室内,笔者还看到全国各地遆氏相互联络的各种信息,前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遆靠山也曾到临汾河里庄村寻根问祖。河里庄建有关帝庙、娘娘庙等大小阁楼十多处,祭祀之风盛行。每年祭祀先祖先去老祖坟,再到各分支,祭祀完毕,族长对参加者分赠小礼物,或花馍,或食品,或小物品,颇有皇宫赏赐之遗风。

回头再说靳准的下场。刘渊的侄子刘曜为大将军,他攻打长安,灭了西晋最后一朝之后,镇守长安。听到靳准篡位,他于318年10月,立即由长安发兵回平阳。听到刘粲已死,他于途中称帝杀将回去。同年12月,刘曜兵至平阳,将靳准及靳氏一族全部屠杀。次年4月,刘曜迁都长安。6月,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刘渊的另一员大将石勒,与称帝的刘曜决裂,于319年在河北邢台一带建立政权,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双方经常发生战争,开始刘曜略有优势,慢慢石勒就占了上风。经10年争斗,后赵灭前赵,这个匈奴族政权立国26年后,历四帝而亡。古长安今西安为13朝古都,其中西周、秦、西汉、隋、唐5朝为全国性统一的朝代,还有王莽新政、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刘曜、前秦、后秦、西魏、北周8朝为区域地方性政权。长安13朝有2朝与遆姓有关,一是西晋愍帝,立都长安,时间为5年,后被前赵所灭;二是前赵刘曜,迁都长安,时间为11年,终被后赵所灭。

遆姓的历史,山西临汾河里庄讲了前半段,陕西华阴遆家村讲了后半段,中间还应有一个链条来连接,这个链条就是发生于明朝初年长达50年的大移民。明代初年,经元代数十年战乱,全国许多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而山西晋南汾河平原却人丁兴旺,农业发展,经济繁荣。因此,明政府决定向外移民。自明洪武三年(1370),至永乐十五年(1417)近50年间,有18次大移民活动,移民高达百万人之多。移民是强制性的,政策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移走的多,为三分之二;留下的少,为三分之一。当地政府将移民集中至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再由兵丁押送至四方各地。为防止移民逃跑,用绳索捆手,前后牵连。路上要大小便时,移民大喊“解手、方便”,解手就成为上厕所大小便的代词。这次大移民,遍布全国各地。史载移民移向全国18省500县计881姓。所以有歌谣唱道:“问我祖先何处住?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临汾有移民至陕西等地。陕西华阴遆家村遆氏村民应是这一年被移民出去的,至今600余年。遆家村有家谱,记录了19代家族历史。家谱应是清末所修,明初至清末大约500年,繁衍19代是完全合理的。说是帝王之后也符合历史事实,应是前赵皇室而非明代皇室的后裔。

遆姓变迁史,为一部中国发展史的缩影,山西临汾、陕西华阴为前后两段历史,洪洞大槐树大移民将这两段、两地连接起来,让我们看到一部完整的“遆”姓变迁繁衍史,历史是如此丰富多彩,活读历史是如此的有趣。(文:李毓秦xawb201712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名与字(11)
后一篇:名与字(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