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味(10)
(2024-11-06 21:44:3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园地 |
(10)闲话品茶
每一次绽放,都是一次重生。
水以温润的气息召唤它,以清冽的笑容迎接它,同时又以全身心的热情拥抱它。于是枯槁的容颜开始丰润,蜷曲的身体开始舒展,终于它以一尾鱼的姿态,在水中自由地游弋。
苦涩的清香,开始在唇齿间氤氲,既而沁入五脏六腑。如清风,如云,如烟,如露,如甘泉,如空谷幽兰,如枝头茉莉,若无声息,却又令人心驰神往。正待捕捉,它又倏忽不见,只留一脉宁静淡远的香在心间,让人品味,引人遐想。
这就是茶。
在海南的时候,我有幸目睹了身着旗袍的美丽女子做茶艺表演。那娴熟的姿势,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精彩绝伦的解说,把功夫茶演绎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印象最深的是她一手高执茶壶,微微倾侧,那琥珀色的玉液琼浆便稳稳注入杯中,这一招叫“高山流水”。随即她又放低茶壶作低斟状,以极快的速度让水流转于千杯万盏之间,此举名为“关公巡城”;及至壶中茶汤将尽,又蜻蜓点水般把所余茶汤一点一滴平均滴注到每一个杯子中,美其名曰“韩信点兵”。据说,因为所剩茶汤是全壶的精华,所以一定要平均分配,方能显出地主之谊,免得厚此薄彼。等到她双手捧上香茗,看者早已目瞪口呆,完全沉醉在她的表演之中。
茶把人生艺术化了。品茶的当儿,让心神完全放松,做一番惬意的“优游”,那片刻的优游会让人如入仙境,物我相忘,正如周作人所说的当抵“十年尘梦”。实用和艺术,雅和俗的融合在品茶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当北京街头蹬三轮车的伙计满头大汗,接过一大碗香醇甘鲜的大碗茶,一饮而尽的时候,那酣畅淋漓的样子绝对不比名人雅士拈着紫砂小壶浅斟细酌逊色。
小时候,每到遍地流金的六月,家家户户忙着提镰收割。田间地头,树荫下,麦垛旁,总是放着一个深褐色抑或深青色的陶罐,罐里是满满的茶汤。那茶,说不上名贵,甚至只是五毛钱一大纸包的茶叶子,可酿出来的茶依然甘醇爽口,沁人心脾。虽然《红楼梦》中妙玉曾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可谁能说,那样诗情画意的品茶方式更贴近生活本真的状态?对于茶,黛玉宝钗们有她们的独特见解,田汉野老也有他们的品评方式。
一天与网友闲聊,他说,如果以茶来论人生,那么三十岁以后应当如茶,沉静,淡泊。我笑曰,人们都把少年时代比作花朵,而像我这样仅仅抓住青春尾巴的人,应该既不是花,也不是茶。那是什么?他追问。茉莉花茶!言毕,大笑不已。
玩笑归玩笑,由此却引起了我的一番思考:品茶,不就是品人生么?茶是有生命的,它与水相觑相亲,与品茶人的心灵亲密交融。在袅袅的清香中,一颗宁静淡泊的心与一片怀揣梦想的叶子相遇了,他们喁喁而谈,在流转的时光里逐渐升腾,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据说,纯种的铁观音鲜叶制成乌龙茶后,香气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无穷,无味至味,禁不住口齿生津,心中滋生出许多的盼望来了。(文:邹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