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香(14)

(2024-09-29 21:12:4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14)诗酒风流谱华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现代诗人余光中以李白为原型,用诗酒与豪情为我们塑起了一尊古代文人的雕像。那种醉饮人生的潇洒、仗剑天涯的豪放,都被他浓缩在月光中,从而营造了一种浪漫与酣畅的意境,让我们在品读那些诗句时也不免沉醉其中。

有人说,唐诗的情境有两端:一端是风流,一端是落寞。然而所有的风流与落寞,都是酒的好友。它们常常由酒而起,再借诗而发,寄托在大唐的山山水水之间,深藏在唐人的羁旅行役之中,也表达在了盛世里那些雍容华贵的眉眼之上。

酒的意象是狂放、热情、反抗和生命与人性的释放,是一种精神自由的表达,是一种自我本能的表现,而这也正是唐诗的显著特征。

对于唐人来讲,酒是诗的催化剂,诗又是佐酒的爽口菜。酒色、酒香,点点滴滴融入诗中,就浇灌出了贝阙珠宫般的诗情画意。对我们而言,品诗其实也是在品酒。远古的陈酿,让人满怀醇香。大唐的风流肯定是少不了酒的。就是因为酒,才有了那时恣意纵情的诗风。他们喝醉了自己,灌醉了唐诗,更让一个时代都沾染上了酒气。

山河、友情和酒是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诗篇中不断吟咏的主题,也是盛唐留给后世的勃勃英姿。一杯清酒,让绚烂的山河更加明丽;一杯烈酒,让灼热的友情更加浓郁;一杯好酒,让诗仙的孤傲、游侠的寂寥和思乡的悲苦,都化作串串歌声,陶醉了人心,也酿就了诗情。那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和“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洒脱,那种“举杯邀明月”的浪漫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奔放与童真,也使一个诗人最终固化成了传奇。

李白还曾写过:“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唐朝给他提供了游弋的大地,诗人又用醉态回馈了对盛世的歌咏。醉,是陶醉,是迷醉,是沉醉,而当诗人都醉了的时候,生活的趣味才最浓重。酒与诗,诗与情,相伴相生,生生不息。

尊君是以儒治国的最大纲常,历朝历代都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唯有唐朝,才多少打破了这种思想束缚,因为国际化的社会形态,需要多元开放的文化氛围相匹配。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杜甫在《饮中八仙歌》调侃地写出“汝阳三斗始朝天”和“天子呼来不上船”。更重要的是,即使把这种调侃写成了有案可查的诗句,也不会有人怀疑诗人是在煽动叛逆,当然,更不会有人借此去给李琎和李白罗织蔑视朝廷的罪名。并且,这种现象还绝非仅此一例。

那时,空气里弥漫着酒香,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仿佛都有醉意。按常理,他们如此沉湎于酒精,治安状况应该令人担忧,颓废世风也会接踵而至。但是,对于唐朝来说,这些担忧似乎都是多余的。他们人醉了,但心没醉;自己醉了,但社会清醒。因此,反倒迎来了一个安居乐业的时期。(xawb201804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酒香(13)
后一篇:酒香(1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